。其中,ju-87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装甲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德军坦克进攻受挫时,ju-87便应声而到,以准确俯冲轰炸的方式迅速扫清敌方防御。这种“空中火炮”也是二战期间德军装甲部队在“闪击战”中快速推进的重要基础。
为俯冲轰炸而生
ju-87于1934年由容克公司研制,1936~1939年在援助西班牙佛朗哥叛军时大显身手,得到希特勒的青睐,各型共计生产约5000架,除德国外,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也曾使用,是人类航空史上俯冲轰炸的经典机型。
ju-87长约11米,高约4米,翼展约14米。其机翼中后段像海鸥翅膀一样微微上扬,是该机最明显的标志。ju-87采用双人机组,前座驾驶员控制机翼两侧的2挺机枪,后座一名无线电员控制另1挺机枪。机腹中心线可悬挂1枚500千克重型炸弹或2枚250千克炸弹,两侧翼下各挂一枚110千克炸弹或2枚50千克炸弹。机身下方的投弹架专为俯冲而设计:正常飞行时,炸弹由两根支柱平直地固定好;俯冲投弹时,炸弹自身重力将炸弹架下转90度,炸弹越过桨叶旋转面投出。
ju-87机体为简单而坚固的全金属结构,后期的ju-87d还在关键部位加装了厚重的装甲,使得飞机在俯冲时可以承受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打击。机身前翼梁下装有一堆俯冲减速板,可以80度的大角度向下急剧俯冲,时速高达600千米。其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在不同角度俯冲时提供瞄准参考,赋予该机较高的安全性和轰炸精度,误差达到25米以内,而且俯冲制动器会在释放炸弹后自动启动,从俯冲状态中恢复并攀升。
然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都偏重俯冲轰炸机等战术轰炸机而忽视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当德国随着战事的发展而丧失制空权以后,ju-87的威力逐渐减退直至丧失,不得不改为运输机使用,直至1945年德国战败后停产。
西线突击前锋
1941年,希特勒发起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揭开大幕的仍旧是其惯于使用的突袭。6月22日凌晨,德国空军动用了4个航空队的1300余架飞机,对距离苏联西部边境20~70千米地域内66个苏联机场发起进攻。其中,290架ju-87俯冲轰炸机担任攻击前锋,510架水平轰炸机突袭后方机场,500架战斗机进行低空攻击,另有120架远程轰炸机提供支援。
在夜幕的掩护下,ju-87飞行员们戴着氧气面罩爬上到4000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