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需要增大离地距离来保证安全性,这不仅增加了装卸货物的难度,也对机身和起落架的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之下,高单翼布局既可以为螺旋桨和挂在机翼下方的发动机留出足够的离地距离,又使得机身能贴近地面,便于货物装卸。因此,高单翼布局被战后大多数运输机所沿袭,至今仍无突破。
c-130的另一个精巧之处是它的主起落架舱。顾名思义,起落架指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滑行用的支撑结构,也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机轮(一个或多个)及附属结构。早期飞机的起落架是固定的,影响了飞机速度;后来将起落架收起到机身或机翼内,但占用了宝贵的主机身空间。c-130将收起的起落架藏入机身左右两侧旁突起的流线形舱室内。虽然突起的起落架舱增加了飞行阻力,但它使得起落架既能随意收放,又不会占用宝贵的主机身空间,保证了货舱的整体性以及主机身结构的连续性,满足了高载重运输机对强度的要求。同时,这种设计使左右主轮距较宽,便于飞机在不平坦的跑道上安全起降。而在简易跑道上的稳定性正是战术运输机所必备的基本性能。
此外,c-130巧妙地将大型货舱门设在机身尾部,由上下两片组成。在地面装卸货物时,宽大的货舱口使大型货物可以随意进出,而且下片舱门可以与地面相连接,形成一个方便的装卸坡道。货舱门在空中也可以打开,成为很好的空中货物空投和人员空降平台。尤其是在掠地投放货物时,飞机贴近地面飞行,后舱门打开,连在货物(或货盘)上的钩子从后舱门放出,与地面空投场上的钢索啮合,货物被直接拖出机舱,滑行30米后停下;如果增加了条带式降落伞,掠地空投的货物重量可达11吨。其实,这种机尾货舱门的结构源于二战中的滑翔机,在运输机中被c-123首次使用,但将其完善推广的却是c-130,此后的运输机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这一设计。
正是由于c-130具有科学的结构和稳定的性能,该机被近70个国家所使用,改型多达数十种。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c-130的外形却几乎没有变化。2012年1月,第2400架c-130交付,“大力神”成为美国最成功、最长寿、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由此可见,c-130可谓是一个历史奇迹,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现代运输机的鼻祖。
特战恩德培
1976年6月27日,法国航空公司的一架a300客机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过程中,突然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并扣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