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军事准备,面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不得不束手就擒。21日凌晨1点50分,布拉格广播电台向全国发布特别公告:“昨天,苏联、德国(东)、波兰和匈牙利军队越过了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党和政府希望全国人民保持平静,不要采取抵抗行动。”
之所以上演这一幕,是因为位于欧洲中心的捷克斯洛伐克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二战后,苏联一直对其拥有绝对控制。到了1968年初,上任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有摆脱苏联的苗头,于是苏联发动了武装入侵。其实,针对如此重要的位置,西方国家也部署了大批雷达和电子侦听设备,但苏联在实施空降时,对西德、奥地利方向实施了大规模强烈的电子干扰,使西方用来监视布拉格上空的雷达荧光屏上一片雪花,耳目完全失效。苏联运输机宛如划过布拉格上空的一道闪电,空降部队从天而降,将捷克要员一网打尽。
而且在空降布拉格的同时,an-12还运载着苏联空降师在捷克斯洛伐克南部的布杰约维策、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等战略要地着陆,波兰空降第6师一部在捷克斯洛伐克北部赫拉得茨克拉诺维着陆并控制了机场,为后续的空运军队和补给物资提供了前进基地。在空降兵先锋部队的配合下,地面部队21个师超过20万人于8月21日0时从三个方向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捷克斯洛伐克纵深突进,仅用了22小时即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所有军事入侵任务。
横跨亚非欧的空中桥梁
1977年9月,索马里军占领了埃塞俄比亚欧加登省的绝大部分土地,苏联联合古巴、东欧等国家表示支持埃塞俄比亚,开始为其空运大量武器、军事顾问和作战人员。根据古巴提供的资料,包括an-12、an-22在内的至少225架苏联军用运输机参与此次行动。
这座由苏联运输机搭建的“空中之桥”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空运分别从乌克兰和中亚的塔什干出发,交汇于苏联外高加索地区,然后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沿波斯湾进入南也门首都亚丁,加油后直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航程约7500千米。此外,运输机卸货后还要飞往2500千米以外的安哥拉,将古巴革命军及其使用的苏联武器一起运到埃塞俄比亚。
1977年11月25日,第一批空运bm-21火箭炮到达了亚的斯亚贝巴,使埃塞俄比亚在雨季到来前打退了索马里军队的进攻,也拉开了这次跨洲大空运的序幕。在空运前两周,每隔20分钟,便有一架运输机飞往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0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