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ju-52运输机坚固耐用,德国士兵称其为“容克大婶”,盟军士兵称它为“钢铁安妮”。但是,ju-52也存在明显而致命的缺陷,它速度过慢,自我防卫火力薄弱,在战争中遭受了大量损失。在1940年5月德军入侵荷兰和比利时的战役中,ju-52拖曳滑翔机突袭埃本埃马耳要塞和鹿特丹,无数ju-52被击落、击毁,残骸比比皆是,飞行员和所载兵员损失惨重,参加荷兰地区战斗的430架ju-52有70%严重损毁。
尽管如此,青睐空降战法的希特勒在1941年4月底还是决定以空降的精锐伞兵部队为主,夺取位于地中海和爱琴海交界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里特岛。为此,德军总共投入约500架ju-52运输机、80架运输滑翔机(由运输机拖拽)、430架轰炸机、230架战斗机、50架侦察机及共计2.2余万人的空降部队。岛上的3万英联邦军队和1.4万希腊部队虽然得到了德国即将入侵的情报,并侦察到德军空降部队在130多千米以外的集结行动,但由于英国在该地区航空兵力过于薄弱而未能实施有效的破坏。终于,1941年5月20日凌晨2时,德军空降引导小组在克里特岛着陆,接应后续部队空降。4时30分,德国空军第一批ju-52起飞,正式打响了攻击克里特岛的战役。
此时的克里特岛可谓是一个空降战役试验场,由于作战计划的不完善和岛上守军的顽强抵抗,德军空降部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在第一批空降部队中,滑翔突击团的第3营恰巧着陆在新西兰军的预设阵地,全营所有军官和2/3的士兵阵亡。第7空降师师长和师部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后20分钟后失事,全部乘员丧生。伞兵第3团降落中遭到密集火力射击,而且着陆时人员过于分散,第3营几乎全部被歼灭,第1、2营被迫转入防御。更不幸的是,由于缺乏大规模空运经验,运送空降部队的ju-52返回机场时降落秩序大乱,几架坠毁的飞机堵塞了跑道,影响了后续飞机的着陆,在降落中损失的飞机甚至大大多于战斗损失。
第二批空降部队的运送则更为混乱。原计划在20日中午马上派出增援部队,直到16时,大部分飞机还在机场,后来才断断续续地到达克里特岛上空,空投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由于起飞时间的延误,空降部队没有得到战斗机的空中掩护,损失更为惨重。原计划在雷西姆农机场东西两侧降落并向中心进攻的伞兵第2团由于着陆过于分散,团长、团部以及直属的两个连降落在澳大利亚军阵地,死伤过半,直至黄昏也没有夺取目标机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