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间,由官道改绕小道,道路崎岖难走,马儿跑两个时辰就要休息一个时辰,楚若怜这才知道被卖马的店家骗了钱,又说是甚么千里马,大宛良驹,明着就是骗人。
楚若怜也不急着一时,他母亲在信中没有给限期,即是说他优优悠悠地完成也没相干。
走了两天,来到黄山山下,眼见前面有一条小镇,便进去看看有没有客栈可作休息,露宿了两晚,被蚊子钉得很惨,他实在受够了。
这小镇名叫桂花镇,因镇内外都种满桂花树而得名,桂花树原产喜玛拉雅山东段一带,后经商旅带入中原,在江南多处地方栽植,想不到眼前的小小乡镇就种着一堆。
绿叶繁荫,微风轻轻吹过树梢,吹得沙沙作响,澹澹幽香扑鼻,时正盛夏,桂花秋天开花,现在还没看见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片片翠绿的叶子,要欣赏桂花之美,恐怕要再等一个月多勒。
楚若怜牵着马儿,寻找客栈店家,随走随问,打听到这儿的确有一栋古式古香的客栈,名叫光明客栈,据当地人说,这家店的主人有些不良背景,常将光明挂在嘴边,说圣训三十六条,行为怪异,江湖上的正道人士少有光顾,以避閒人油口之舌,落了身份。
楚若怜心生好奇,故细心打听问人,得知这家店主人姓杨,名竹,字仲白,号光明老人,绰号自封,广为人知。
杨竹有一独子,今年五岁,名杨乐,字天长,常与其他小孩戏耍,多有受欺负,却从不哭闹,生性沉稳,与寻常孩子不同,曾有一道士观其相后,叹言:「此子将来身负重任,必中兴圣道,教化愚民,天生不群之命,大将之才也。
」自此杨竹将杨乐视如珍宝,谆谆教诲,每每让杨乐似懂非懂地点头,其智慧可见一斑。
楚若怜自问不算江湖中人,也不是甚么正派人士,自当无愧于心,逐进这间客栈,光顾光顾。
杨竹年五十有馀,头髮斑白,蓬鬆,双目圆睁,额平,鼻扁,嘴方,一副老态龙锺的样子,身板却直,顶天立地,看见有客人来,并未堆起笑容迎接,而是审视一番,只见楚若怜神态自若,步履稳健,气息内敛,甫踏进门就朗声问:「请问店家在嘛!」杨竹这才缓缓前来,诚恳地道:「敝姓杨名竹,就是店家。
」楚若怜啧啧称奇,镇上居民所说的行径怪异的老人就是他?「我想投栈,不知多少钱住一晚?」「八两银子住一晚。
」现在大宋境内的物价都是这样,贵得惊人,能行走江湖的人大多有这个钱,只是带这么重的银子在身,难免有诸多不便。
楚若怜付了钱,共三晚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