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没开始前很多人已经猜出了这将震惊天下的圣旨是什幺内容,皇家走到了这一步也没所谓的悬念可言了。
皇帝身体孱弱,已经是病入膏肓的状态时日无多了,人丁本就不兴旺只有二子二女,这在历代而言凋零得算是最可怜的一代。
皇长子惨死在叛逆手下这事已经人尽皆知了,那唯一可以即位的就只有皇次子,总不能皇帝还肯把皇位传给其他的朱家嫡系,除非皇帝疯了否则这样的事不可能出现。
现在也唯有皇次子能名正言顺,好在这根苗子是保住了,若是皇帝身体孱弱的情况下皇家又无后,那恐怕真要落到其他的旁枝身上,问题是不管落到谁身上都会大起波澜,名不正言不顺的绝对会横生事端,到时候天下不太平少不了一阵腥风血雨。
试想一下江山无主的话,那画面太恐怕了,各地旁枝的朱家后人势必群起争之,到时候肯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所以皇帝的这道遗旨没出人意外,大多数人都知道皇帝的身体烂到了什幺地步,这时候先留一道遗旨其实可有可无但也无可厚非,毕竟真到了那一天的话有先皇的遗旨绝对是锦上添花。
念完了遗旨,朱威权把所有臣子脸上的阴晴不定都尽收眼底,他知道自己虽然高高在上,可论起谋略的话在场不少人都在自己之上,有的人一脸震惊但恐怕早已是心里有数,那种流露于外的表现似乎太浮夸了。
坐在龙椅上,虽然高高在上俯视众生,但除了乾坤尽握手心的美妙之外总有别的感觉,最起码朱威权总是能看见自己的不足。
「朕时日不多了,身体每况愈下,就算今夜龙御归天亦不足稀奇!」朱威权定了定神,继续嘶着声说:「或许不日新皇就会登基,在场的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朕望你们可以鞠躬尽瘁的辅佐幼主,君臣一心让大明的江山社稷延绵下去,这个江山不只是皇家的,也是在场诸位的,没有你们的兢兢业业就没有大明王朝四百年的鼎盛。
」「遵旨!」文武百官齐跪膜拜,皇帝身体病入膏肓那幺久了,这时候在金殿上说皇上一定万寿无疆十分的虚伪,没准拍这种马屁还会惹得龙颜大怒,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没必要说在废话。
皇帝都开了金口,这事就板上定钉了,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拍马屁,而是思索一下自己在这改朝换代的时刻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有可能会太淘汰,但这也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好时候。
最重要的是陆家就剩一个陆举了,加之皇子年幼少在朝堂活动,这时候审时度势得当的话很容易就得一个从龙之功,到时候还愁不飞黄腾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