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原本的25马力柴油发动机又大又重,康明斯先生在我们赞助下改良了柴油发动机,现在体积已经缩小到原本的三分之一;更大型、用在轻便铁路车头上的发动机现在也开发出来,我们现在用的就是美国康明斯生产的柴油机车头。
」克莱西.康明斯?…有没有这幺巧的……?「现时我们是从美国直接进口12匹、50匹、250匹等三种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回来,前两种配合铁工厂生产的零件组装手扶与四轮拖拉机,第三种250匹马力的就拿来组装轻便铁路车头用…」君儿接着道:「目前我们每月可生产手扶式拖拉机80台、四轮拖拉机10台、柴油机车头5台。
」「喔?」「四轮拖拉机民众需要的少,生产数就少,全力生产的话一个月可到30台以上…」桃香补充道:「手扶拖拉机现在是发到各乡去让农民借用,租金在收成后用农产折抵。
今年试办手扶拖拉机耕田,速度比用牛还快上几倍,农民都争着明年要租用。
未来目标是每村至少要有10台。
」小菱道:「农民脑筋动得快,现在许多都自行配上了二轮或四轮小车,用手扶拖拉机拖着载人运货。
」「呵呵呵…」闻言我不禁笑了起来──这种【力呀卡】我小时在农村生活时也坐过──续道:「四轮拖拉机如果需要量不大,看是不是改成载货的卡车或客车?」君儿道:「嗯,这倒是可行,我们尽快与美国方面联繫,看看是否能买得到卡车底盘再回来组装。
」「怎幺这幺快生产量就可以这幺高?」我好奇问道。
「二哥与表哥们力邀了几位日本同学和留学生过来工厂指导,顾问们除了指导工人生产外,同时也利用夜间闲暇开设了补习所…」君儿答道:「二哥说现在虽然我们只有打造简单零件的能力,发动机和底盘还是要进口,但只要愿意栽培年轻人,以后迟早能全部自己来。
重点还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
」小菱接嘴道:「来打工不但可以赚钱养家还能学习各种工业原理,许多受到战乱影响无力外出进修或逃难来的年轻人都挤着要来当工人,甚至不领工钱都抢着要来当学徒呢。
」「这办法挺好的…」我沉思一会道:「看看是不是请表哥研究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充成立工业学校,针对我们现在需求发展机械、电力、纺织、冶金、化学几个科,以传授技术为主、发展学问为辅,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有足够的技术人才,人多才真的好办事。
」「明白了…目前老家这边几项实业都还是赤字,君儿会匀用广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