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她,却主要不是由于她那些众多的虚幻的法力,而是在于她能送子。
至近现代,人们赋予了观音送子的职能,世音所传她的灵验,则少有救苦救难,而多为送子。
所以老百姓到观音庙里去烧香或家中供奉观音神像,主要是为了祈子。
观音送子的观念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夏日荷花盛开,荷香塔影,柳浪闻莺、鸽鸟飞翔、一派详和瑞气,使人流连忘返。
宏伟庄严,气势非凡。
其中圆通宝殿,是观世音菩萨正殿,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高六丈余,广十四丈,阔八文,内供八米多高观音圣像。
观音单跏趺坐,微微俯首,相貌慈祥,面带微笑,对怀抱中的贵子显出倍加疼爱呵护之情;怀中的贵子也善解人意地仰望着观音,两人目视神交,形成呼应之势,仿佛正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身材丰腴,凹凸有致,肌肤细腻,欺霜赛雪,眉如弯月,目似朗星,朱唇一点,面泛红霞。
形象栩栩如生,极为传神。
非巨匠高手,绝难有此传神杰作!人物造型之准确,比例之协调,手足之丰腴,衣纹之流畅,亦体现出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
在东偏殿中间有一间无顶房,中有一棵古槐,时人称唐槐。
槐粗约需三人合抱。
树有一朝南的枝干,上挂一唐钟,为防钟重坠落,特加两根柱桩支撑支干。
钟声悠扬悦耳,如呼佛号,周围五黄邱村民均能清晰可闻。
如今古稀以上老人,都曾闻听过。
后来悬钟的铁丝绳,因年久锈蚀,难负钟重,致改使断毁,巨钟落地,扎入土中约尺余深,几人推之,莫想能动。
此钟传说毁于上世纪大炼钢铁时。
庙门为正阳门,高大宽阔。
立于庙门观望,大有登楼远眺之感。
庙门左右有四株槐树,都是古树,不知何朝何代所栽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庙唐槐。
此树高大茂盛,其荫可覆盖整个庙宇。
稍一起风,便飒飒作响,常令人肃然起敬。
此树有一向南的粗壮枝干,直指庙前神井和荷花湾。
此树的这一枝干,其粗一人合抱不过来。
它与树主干的交接处有一树洞。
传说树洞内有一巨灵蛇。
它有时,尾缠绕于树干上,身子迤逦向南,将头伸向井中饮水。
它饮过后,水就变得特别凉、特别甜,人再饮用了,便可医治百病。
故大庙周围的一些善男信女,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