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押班,正是自己的机会。
郝随虽然才能远不及自己,但是他乃是遂宁郡王生母陈妃宫内的旧人,而遂宁郡王乃是今上最宠爱的兄弟。
而郝随现如今又巴结上了刘贤妃,而刘贤妃乃是今上最宠爱的妃子,谣传今上有改立皇后之意。
再加上郝随又得向太后看重,故此也深得今上信任。
如此权倾一时的大人物,居然会对自己青眼有加,这个机会若是错过,实在是该去一头碰死。
不过那个叫做韩月的道士究竟是什幺来路,童贯心中暗暗犯着嘀咕。
大宋后宫一向宠信佛道,似乎听说刘贤妃就崇道,曾召过道士入宫讲经说法,看郝随那神神秘秘的样子,此事怕是和宫廷隐私有关,有些牵涉到宫内之事不欲声张,否则何必派遣自己改扮成百姓出宫暗中查访此事,皇城司、开封府难道还抓不到一个区区道士吗?不管如何说,富贵险中求。
自己办好了,自然是飞黄腾达,若是办砸了,便死无葬身之地。
大宋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可没有不杀太监的传统,内朝的斗争比外朝可要残酷多了。
每年不明不白死在宫内的太监宫娥,不知有多少。
不过,还是晚了一步,这韩月十天之前便不辞而别。
不知这厮做了何等奸恶之事,恐怕已经远走高飞了。
这些道观中的道士们对他得去向是一问三不知,装聋作哑者众。
童贯断定其中必有知道内情者,只怕非要提到开封府才能问出端倪。
只可惜无法报官抓人,且不说这道观内的道士交游权贵,背后靠山众多。
且郝随再三强调要暗中行事,若是搞的满城风雨的便要他提头来见。
不过,终究这韩月并非神仙会隐身法,不可能消除自己所有的蛛丝马迹。
又在京城住了两年多,而他又是个俊美潇洒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是引人瞩目的。
就比如这附近的酒肆脚店就多数认识他,就连他经常出入那个桃花洞妓馆也是非常清楚。
虽说大宋律法并不禁止道士接触女色,但他一个出家人出入勾栏总是太过扎眼。
而且蹊跷的是,听说他和这勾栏内的一个名曰孙夫人的女人来往密切,这女人闻说是这妓馆的东家之一。
这韩月不辞而别之后,这个孙夫人连同几个美貌歌妓也同一时间离开了此地,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这是巧合吗?童贯并不如此认为。
虽然不知自己所查的这个韩月究竟犯了什幺事,但是肯定是牵涉到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