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急袭而溃败,主将特抹战死。
随后,达里底和拔思母的叛军还未来得及庆祝,西南招讨司和山北路副都部署萧阿鲁带所派出的两路辽军又奔袭了他们,叛军大溃。
而西北路的饥荒严重影响了战争双方,随后乌古部节度使耶律陈家奴率军又击溃茶扎剌叛部。
这两部眼看情势不妙,又玩起了请降的把戏。
虽然辽国君臣知道这两部叛军九成九是在玩缓兵之计,但是他们都没来得及应对,噩耗就又传来,乌古敌烈统军使萧朽哥所部敌烈军突然发生大规模哗变,萧朽哥单骑落荒而走,后被辽主贬官罢职。
西北招讨司紧急抽调兵马前往镇压,敌烈部败走,但是敦睦宫太师耶律爱奴及其子皆战死。
随后辽主再一次大规模点将,这次总算是选对了人,以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斡特剌为都统,夷离毕耶律秃朵为副统帅,龙虎卫上将军耶律胡吕都监,讨磨古斯,遣积庆宫使萧纠里监战。
以知国舅详稳事萧阿烈同领西北路行军事。
之后,被扫荡的阻卜又开始侵袭倒塌岭,西路群牧司的战马数万匹被夺。
而敌烈部叛军残党投降,骁将耶律斡特剌终于不负众望,击溃了磨古斯叛军。
再之后,本宣布投降的达里底和拔司母部再次叛乱,结果再次被萧阿鲁带击溃。
随后梅里集、耶睹刮部宣布挑起新的叛乱……总之局势就是一团乱麻,到处都在造反,辽军四处扑杀,叛军四散游弋。
击溃一个叛乱部落,之后会有两个新的再冒出来。
而那些被击溃的叛军,也会再次聚集起来继续造反。
其实这也大半要怪辽军自己,目前契丹在上京道除了本族的兵马之外,只相信汉军,其他一切部落都视为危险因素。
在契丹人的眼里,上京道的蛮夷分为两种,一是现在已经造反的,二是将来会造反的,总之都是反贼。
往往契丹骑军扫荡叛军失利时,就会顺便攻击其他被征发来助战的部族军,也就是攻击友军。
因为这些友军在契丹人眼里也都是不可靠的危险分子,就算现在不反将来也会反,不如早除后患。
最先挑起叛旗的磨古斯就是跟随契丹兵马扫荡阻卜时,被辽军突然袭击的,才奋而造反的,后面的各个部落莫不如是。
可想而知这等愚昧的暴行反而激起更多的部族进行反抗,一旦辽军受挫,那些从征的部族纷纷落井下石,结果这反而又证明了契丹将领们的先见之明,导致契丹骑军的扫荡更加残酷无情不分敌我,凡是胆敢抗拒辽主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