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他们肯定会缓过气来,但是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丝空隙,己方摧枯拉朽的攻击会把这个空隙放大,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冲到距离辽主足够接近的距离之内,他确信天下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逃出他的禽弓之术。
他握紧了手里的大弓,看了看身边并骑而行的红娘子。
红娘子做男装打扮,也穿着辽军的铠甲,好像一个极其俊美的军官。
此次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与自己同赴死,有这样的红颜知己陪伴,夫复何求?他们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是想着如何在死前给辽国造成更大的伤害……****朔州,偏关,黎明时分。
此地紧临黄河,乃是辽国西京道境内一处要津。
而偏关更是天下名关,宋初之时杨家将曾在此镇守多年,屡拒辽军进犯。
后来两国定盟,兵戈止息。
此地变成了辽夏通行的重要枢纽,凡是辽夏使者往来,多半都是在此处渡过黄河。
此地的河水势缓易渡,且渡口设施齐备,各地商旅都从此过,此地便逐渐从一个军事要塞变成了商旅互市之所在。
不过此时隆冬时节,并非商旅活跃的季节,群山大地之间显得苍茫荒凉,唐云韩月率领着数百党项战士,已至渡口处。
对于唐云来说,进出各国边境如同家常便饭。
曾经作为大盗「沙鹞子」,行走在三国边境地带,带领区区几百人躲避辽国边防军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麽。
再加上韩月曾经是西京道拦子马出身,驻扎地区恰好就在这一代,各地大路小路关卡哨所他了如指掌,所以这数百人才如同入无人之境一般深入到了黄河西岸。
这数百党项战士,自然就是仁多楚清的族人私兵。
仁多楚清虽然是西夏国内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但是到底仍算一号人物,其果决超乎预料。
在知道事情原委后,毫不犹豫的将这数百私兵交给了唐云统领。
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人日后的命运如何。
便是唐云领着他们去爬刀山下火海,他也不再管了。
唐云佩服的同时,也知道这其实是仁多楚清唯一的选择。
宋朝不是辽夏吐蕃,仁多楚清作为降人来投,宋朝便是接纳他,也断不可能允许他保留如此多的私兵在身边。
这些兵马日后必定要打散编入宋军之中。
无论如何,是不会有他仁多楚清得份了,反正注定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如用来打击一下仁多保忠,或者能立下功勋,加大自己投宋的筹码,何乐而不为。
果然能在西夏那种严酷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