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病,作为工会副主席的他可以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及时寻求帮助。
所以,两人就再一次重新分了工。
吴长东除了照顾好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外,还要在这两星期的时间内,到省城着名的医科大学、两大医院请教于学者专家,到省图书馆查查医学资料,尽量在海纳发病前多掌握些医疗信息。
文景回了家也不能只顾了修房子,还必须到亲戚朋友处借些钱,以备应急。
吴长东知道文景脸皮薄,临行前又给她带了两封信。
他鼓励文景首先去问他的两位弟弟去借钱。
——据说他二弟与春玲结婚后紧跟形势,一会儿办野菜罐头厂,一会儿开婚姻介绍所,很有闯劲儿;他三弟虽没有大魄力,但也养了十几头牛,手里不缺钱。
吴长东还说问他们借钱咱不理亏,因为他成家之前十来年的工资都贴补了他们。
<o:p></o:p>事情往往是这样,发愁和筹划的时间比干活儿的时间都绵长。
其实修个房顶也算不得什幺天大的工程。
由于材料准备得充足,有三货和二妮两口子给张罗,又有吴长东置办的好烟好酒,尤其是赶在收罢秋的农闲时节,来帮忙的人真不少。
头一天揭了旧瓦,找见裂缝,用大渣子泥补了漏,又铺了油毡,并为第二天备好了浆泥、白灰;第二天大渣子泥一层、白灰一层,然后在白灰上稳了瓦,接着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水泥灌浆了。
年轻人手脚麻利,按计划两天就能拿下所有的活计。
特别叫人感动的是三货,真有号令三军的才能。
第二天下午,就快铺完砖瓦了,老天有了下雨的征兆。
黄土高原上的骤雨,常常是风大雨稀,不是乖乖儿直下,而是随着狂风横扫过来。
尤其站在房顶上的人们,没遮没挡,铜钱大的雨点儿摔在腮上,那感觉真象玻璃碴子袭来似的。
有那不经雨打的年轻人便想停工。
三货一方面稳住一班人马各司其职,叫众人轮流抿口酒暖暖身子,另一方面派人去砖窑上扛来了遮盖砖坯的大蓬布。
他让三四个年轻壮汉扯起蓬布作墙壁,遮挡横扫过来的西北风,鼓励大家一鼓作气完成工程。
<o:p></o:p>文景也机灵,她明白用蓬布遮挡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起个心理安慰的辅助作用。
有时刮的是乱风,没个准定方向,哪儿能完全挡住?她索性豁了出去,不穿雨衣不戴草帽上了屋顶,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