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弹丸似地弹了出去,朝着老郑去后的空巷一路疾走。
<o:p></o:p>望着赵阿姨的背影儿,文景失望极了。
那天晚祷后,牧师让她在一张硬纸卡上填写她的专长,说好让姐妹们帮她找一份儿工作。
文景填了烧饭、做豆腐、扎针、缝纫等活计。
她满希望能在说汉语的同胞圈儿内找一份儿工作。
想不到身在异地他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竟然是落难人排挤落难人!<o:p></o:p>海纳的身体康复得很快,这孩子的英语会话也进步飞快。
与此同时,她那小小野心也在膨胀。
想在美国一边看病,一边插入初一班读书呢。
而且,据知情人讲,当地法律规定,但凡是踏上这片土地的儿童,都有免费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可是,欠下医院这一火车的外债可怎幺办呢?<o:p></o:p>“文景,你能在中国创造奇迹,就一定会在美国创造奇迹。
没有不接纳你的天地,只恐怕你不能接纳那陌生的世界呢!”吴长东与她分手时,曾这样勉励过她。
她也曾信心百倍。
可是,这异域异地,语言不通,文化各异,又缺乏挚友相帮,无异于独处荒岛,一个弱女子谈何容易呢?<o:p></o:p>此刻,这上帝的辖区安静到了极点,好半天没有赵阿姨的动静。
她所编织的没有成形的中国结,吊在门把手上纹丝儿不动。
与这里的十字架、圣母爱子图、大卫像格格不入。
陆文景十分想念祖国的亲人。
想父母、想大女儿海容、想吴长东。
还想自己的豆腐作坊。
同时,省城西站的乐于助人的齐诗心和小丁、吴庄的三货、二妮、丑妮们的面孔也不断在她的眼前晃动。
说到底,在自己根生土长的天地里,阳光空气都属于自己,那才叫如鱼得水哩。
<o:p></o:p>然而,遥遥没有归期。
海纳对美国的治疗已形成依赖。
据欧亨利博士讲,孩子必须等到十八岁以后,通过手术治疗,才可能彻底痊愈。
<o:p></o:p>慧慧啊,恼人的慧慧!你在哪里呢?每到山穷水尽时,文景就情不自禁要责骂慧慧。
她怎好意思把这小人芽芽扔给别人自己就不闻不问呢?倘若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