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样样俱全外,还有几间空房子专供无家可归的人临时之用。
文景与来自中原的一位赵阿姨同住一室。
赵阿姨是来此地探望女儿的。
女儿在当地一所大学进修,女婿做博士后,由于收入有限,女儿所租的房子很窄逼。
女儿就给赵阿姨在教会找了份打扫卫生的工作。
礼拜日教友聚会(查经、传道或主日团拜)时,她还兼作幼儿室的看护。
另外,教会里还住着一位来自东南沿海的姓郑的农民,据说他是由“蛇头”组织偷渡过来的。
在美国举目无亲。
更没有合法身份。
为了不被移民局的人发现,他总是昼息夜出,落落寡合,与人不交言接舌。
<o:p></o:p>这天晚上,老郑的屋子里叮咚一响,赵阿姨就耸了耳朵听,并对文景说:“又拾回破烂来了!教堂是什幺地方?上帝降临的圣地。
让他糟蹋得臭烘烘的!”赵阿姨戴着老花镜,正在灯下给她的外孙女编一个中国结。
<o:p></o:p>“什幺破烂?卖多少钱?”文景忙问。
她双眼一亮,竟有些心驰神往。
在教会里,她得到的捐赠最多,除了她和海纳穿的一大堆衣物外,教友们还捐了她五千美元。
但她还是迫切想找一份儿工作。
一来是她的天性就崇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二来住在教会就得参加教会的活动,听布道、唱圣歌。
还被定为“慕道友”的身份。
这让她心里很是别扭和忐忑,说不出是害怕什幺。
”<o:p></o:p>“易拉罐、废报纸、空油瓶都有收购处,可卖不了几个钱!”赵阿姨说。
“你可别去干那些!我让我女儿给你打听打听,最好是做全职保姆。
一个月赚一千多美元,合人民币万把块呢!”<o:p></o:p>“唉,住在这里已经四、五天了。
”文景叹气道。
<o:p></o:p>“没关系!”赵阿姨手里的红丝线结了个疙瘩,就让文景坐在她身边帮她解。
“这教会就如同咱中国的红十字会,就是一种社会救助单位。
那章牧师和师母的心啊,纯朴、善良得象菩萨奶奶。
一天价就是讲奉献、讲宽容、讲救助。
你不住这里,还会有更垃圾的人住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