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的方向望了一眼,「若是皇上肯让本宫收韩王为养子就好了。」
八年前,韩王妃带着九岁的幼子朱仲鋆入宫拜见,那孩子聪颖灵动,她看了十分欢喜。汪直提议将其留在宫中抚养,并立为东宫,谁知平日对她千依百顺的皇帝竟然不肯应允。如今后宫无出,国无储君,文渊阁里的大学士不断上书,请立亲王为储,十日前她向皇帝重提此事,他仍旧一口回绝。
现在想来,或许皇上是寄望那贱婢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娘娘不必忧虑,据太医回报,皇上龙体已大不如前了,只要……」
万贵妃立刻反手甩了汪直一耳光,「你就巴不得皇上早点宾天吗!」
尖锐的长甲在他脸上画了一口子,鲜血直流。
汪直连忙以额触地,叩了三个头,「娘娘请息怒,急怒伤身哪。」
万贵妃发洩完,气愤稍平。
「把话说完。」其实她心里一直都明白,想要圣眷不衰,还要娘家父兄毕生荣宠,只凭与皇帝的旧情是不够的,她膝下无子,一旦东宫有了新主,自己地位堪虑不在话下,更别提庇护娘家,要巩固万家在朝中的权势,她还需要些可靠的外援。
汪直微微一躬,说道:「太医院传出,皇上患有积湿之疾,气垂体虚,难使后宫嬪妃致孕。诸臣对此议论纷纷,忧心皇上若病情加剧,无法视事,朝中将无人监国。」
贵妃狐疑地问:「此话可真?」
「只要一传十,十传百,传闻也会变成真的,」汪直竟有些得意,「届时皇上为安抚臣下,必定要预立亲王为储副。」
「就算要预立亲王,也不见得会立韩王。」万贵妃依然疑惑难解。
亲王之中,势力最大的要属郑王和恭王,两人与皇帝血脉相近,同为宣宗皇帝之孙,二世以来,恩宠有加。而韩王是太祖四世孙,虽封邑广阔富庶,但歷代子孙体弱多病,难有作为,在朝中威望不高,若要安抚人心,皇上多半会先立郑王或恭王。
「娘娘稍安勿躁,请听奴才一言,」汪直柔声劝慰,「郑王沉迷酒色,恭王治下暴虐无道,况且二位亲王党羽眾多,行事嚣张跋扈,在一干内阁重臣眼中,此二人皆非治国之君。但是韩王不同,去年老王爷病逝,世子朱仲鋆年少袭爵,行事稳重果决,接着又与徐府联姻。徐国公作风强悍,在世族中甚得人望,同时,国公还提出一个优渥的条件,令南方诸臣不得不支持韩王为储。」
「哦,甚么条件?」万贵妃十分好奇。
「韩王登基后,将会迁都南京。」
贵妃一时哑口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