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看见我,笑吟吟的迎过来,擦了擦汗说:「及时赶到。
」他没有说是为了我才赶的这么急,但明显就是这么回事。
我有些心疼,也有些自责,但我是一个内向胆怯的女孩子,过于暖心的话总是说不出口。
我简单的道了谢,他让我在新到的书中挑了几本喜欢的。
然后他就往楼上搬书。
他瘦瘦小小的,搬书的时候很吃力。
记住地阯發布頁我一时想帮他搬,但转念一想,女孩子单独去一个孤零零的男孩子家,不太好,也就没说出口,只是帮他在楼下看着成捆的书,等他全部搬完才互相告别。
那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短暂的失眠了。
回想起白天的经历,不禁有点小小的感动,一个念头不经意间冒出来:我该不会爱上他了吧?随即就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然后立刻否定了它:我和他只在漫画上有交集,其他方面差异实在太大——他是开漫画店的社会青年,应该没什么学历,而我是名牌大学名牌专业的学生;听他的口音、看他的皮肤像是外乡来的农村人,而我是省会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我们的关系就是一般朋友,我呀还是别自作多情啦。
这么想着,很快就安心的睡着了。
从那天起,我们还书借书的地点更改到桃蹊村他租住房的楼下。
见面后的程序总是很简单,我一手还,他一手借。
如果碰上进新书,他会让我在楼下现场从三轮车上挑自己喜欢的,其他情况就是他帮我挑好,从楼上带下来。
后来渐渐熟了,我就从网上浏览他的漫画店的书目,借书之前qq他书名,以便他挑出来借给我。
他虽说自己不忙,但是经常跑到外面去进书,顾不上看qq,不时会出现我call他却得不到回信的情况。
这样,我们都觉得麻烦,就交换了电话号码,互相加了微信,三种联系方式在手,终于不再出现频繁的失联。
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朋友,我们的交往澹如水,还没有发乎情就已经止乎礼。
我们的见面有规律到乏味的地步,见面除了寒暄,就是简单交流一下漫画的内容。
当然,偶尔也谈一些其他话题,这些话题信息量之少,以致我一个多月后才凑齐他的身份拼图。
比如,他叫赖子强,比我大两岁,是从五百里外的乡下来的,他爸爸在他五岁时就去世了,是他妈妈把他一手带大。
因为家里穷,他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妈妈出来打工。
前两年,他妈妈因为在工厂里劳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