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观近代中国,就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思想,有些宏大话语体系甚至以官方意识形态的身份,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把。
但是每一次意识形态的更换都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每一次都有无数热血沸腾的爱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最后的结果可能连那些爱国者自己也难以接受。
有时候死的早也是一种幸运。
某位领袖就曾说过:「即使鲁迅活到现在,他也得闭嘴。
」可见革命者的想象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如果只是抱着一份美好的期望去革命,而没有革命完成之后的制度重建蓝图,无法确保革命果实不被窃取,那就不要革命。
因为革命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往小处说,个人可能会献出生命;往大处说,国家可能被搞得一塌糊涂,甚至还可能后不如前。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世界历史就知道,法国大革命后有雅各宾派专政的「恐怖统治时期」、有拿破仑的上台,后来不得不把皇帝再请回来复辟。
再看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没有经历大的流血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与制度变革。
也许有人要说不彻底,难道非要血流成河你们才满意,一定要你们家里出条人命,为革命献祭才开心?要知道革命是诉诸于暴力,而暴力本身就是一种极端行为。
中国人常说,有理不在声高,君子动口不动手。
一旦要用暴力强制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同时又给这观念贴上民主、自由、博爱的标签,那就实在太滑稽、太讽刺了。
凡大奸者必貌似大忠。
无论你打着什么旗号、什么主义,你都不应该用暴力强制别人接受你的主义。
是好的东西,大家自然争相簇拥。
有人说民众太愚昧,不一定会拥护好的主义。
如果民众如此愚昧,那我看还是先启蒙民众吧!不然革命成功之后,面对不愿接受好主义的愚昧民众,如何建立其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与制度呢?革命这个词,望文生义地说文解字一下,不就是革掉别人的命,来「说服」大家接受自己的主义么?更何况自古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胜利之后就得收拾骄兵悍将、功高盖主的大臣了,一部二十四史尽人皆知。
就算遇上个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温柔点儿的,也得小心翼翼,方才保得个身家平安,之后仍不免战战兢兢,夜夜难眠,惟恐见诛。
何苦来去呢?所以,一说到革命,我就感到恐怖,就立马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惨绝人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