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弟送还林三、徐芷晴回军中可抵10万大军,挡住突厥攻势不成问题。
送还霓裳公主、洛凝、萧玉若、萧玉霜,也好让林三感恩兄长。
至于郭君怡...难道兄长的心真是铁打的?偏要让郭小姐在我府上圈禁吗?只要兄长保证愚弟一家老小安全,按愚弟建议任命徐洛两人的接任官员,并且送李武陵到愚弟府上,愚弟誓助兄长一臂之力,扫平当前乱局, 让兄长稳坐皇位,绝不反悔!」皇帝思虑再三,问诚王「你刚才所言属实,绝不反悔?」诚王发誓道「愚弟发誓,与兄长约定全部属实,绝不反悔,有生之年,竭力辅助兄长,奉兄长为君,有违此誓,五雷轰顶而死!」皇帝听诚王发誓后良久,才对身边太监道「按诚王所奏拟旨,昭告天下吧。
」诚王心中大喜,知道诚王府一家上下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但是脸上没有表露出喜悦的神色,扑通一声栽倒在轮椅前,没有了双腿的诚王拜倒在皇帝赵元羽的面前叩头谢恩。
皇帝虽然知道台下诚王在做戏,但是既然诚王所言在理,自己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就只能陪诚王把这出兄弟冰释前嫌的大戏演下去。
当场离座上前扶起诚王,命左右众人为诚王解绑,并且脱下自己身上的明黄色披风亲自为诚王披上,场面让周边的侍卫和太监感动的泪流面满...诚王见戏差不多了,擦了一把眼泪道「两个时辰快到了,皇兄既然宽恕臣弟,臣弟应当即命令康平指挥亲兵北上助兄长打退突厥大军。
」皇帝眼珠一转,做戏归做戏,诚王不得不防。
万一诚王亲兵到居庸关背后捅李泰一刀怎么办?所谓国家大义在诚王心中不值一提吧。
「贤弟可以引亲兵到卢沟桥外,为居庸关和京城两处的后援即可。
」诚王心中冷笑,如果为居庸关和京城的策应,应该把兵布在两者之间的昌平县。
居庸关在京城西北,卢沟桥在京城西南,相距遥远,明摆着要把诚王亲兵调离京城,调离居庸关越远越好。
既然和皇帝和解了,也不当面拆穿。
「臣弟谨遵皇上圣旨,臣弟现在就和亲兵一起到在卢沟桥外听候皇上调遣。
」…一个时辰后,大华皇帝颁佈圣旨,平反诚王谋反之罪,嘉奖诚王多年功劳,赐诚王丹书铁券一块;任命苏慕白为吏部尚书、顾秉言为户部尚书,叶雨川为大华军副军师;又发一道密旨,由叶雨川送给李泰,令李武陵即日离军到诚王府读书。
诚王当之无愧一个「诚」字,得到圣旨后没有食言,马上释放林三及7位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