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庸摇头道:「我打算当个和蔼可亲的传功长老,随手掏大礼包送你的,但你实在不对我脾胃。
若你人品低下作恶多端,倒也罢了,偏偏又干得不错……怎么说呢,让我很闷啊。
「连『不够喜欢你』这一点,都让我像坏人似的。
你少招惹姑娘行不?别老想当好人行不?贪一点怂一点行不?让我更喜欢你一点,要不更讨厌你也行啊,不上不下,闷煞人也。
」「晚辈也不是有意的。
谁不想要大礼包啊。
」耿照摸了摸鼻子,虽是万般无奈,笑意却莫名酣畅。
把话说开后,不知怎的轻松多了,只要不想着老人是刀皇、不想得到什么点窍开光的金玉之凿,相处倒不甚难。
「不如……你听我说个故事?」武登庸显然是有始有终的脾性。
也可能是年纪大了,想改任「说皇」也不一定。
「那我还要一只火烧。
」得有点什么才能忍。
「成交。
」武登庸道:「昨天说到我留六式在皇图圣断的秘卷里,上下四百年间,只能排第二。
记得不?」「记得。
」耿照特意选了只饱满的葱肉火烧,肉馅才足。
排名第一的,在皇图圣断刀里留下一十七式。
他的名字叫公孙扶风。
金貔王朝不禁比武,公孙家自己就有登门挑战的传统,从而衍出一套严谨的制度:禁暗夜私斗、事前传帖邀集武林同道等,就不消说了。
比武时除双方目证,当地耆老、朝廷机构亦可推派公证人,每战须得有三方之证,始能成立;战后必有录状,亦作三份,经公证人签字画押,比武的双方各留一份,第三份则由当地衙门保管,定期造册,呈送朝廷建档。
战败的一方,日后可据此状,向胜方挑战。
若不欲恩怨牵延、仅仅止于一身的话,亦可签下无遗仇生死状——这也是金貔朝独有的发明。
以武犯禁的江湖人,至此成了朝廷认可的存在,门派势力之争,可透过公开的比武解决。
武人与匪徒的区隔,从未如此泾渭分明,江湖势力的发展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公孙氏得江湖之助而有帝业,立国之初,便是朝小野大的局面,此后一切内忧外患,背后都有各门各派的影子。
继任的武皇人人习武练刀,虽说源自恃武开国的家风,实际上也有其不得不然处。
问题是:富贵荣华,从来是武者的大敌。
到了公孙扶风这代,曾以皇图圣断刀威慑天下的公孙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