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起身,推门见日轮西移,距黄昏怕不到两个时辰,最后一天即将结束,却不觉有甚遗憾。
现在不管他看到什么、想着什么,对刀法都有更深的体悟,心头茫然渐去,哪怕实力难以立即攀升,已然受用无穷。
武登庸在小院外的月门等他。
「舍得醒啦?昨儿有没折了你的小胳膊,扭了小脚脚啊?来来来,给武伯伯瞧瞧。
」耿照满腹的尊敬感激冲上喉头,差点呕了一地,顿有些哭笑不得。
果然没法正视这人啊!这要历经多少磨难,节操才扭成这副油酥麻花的形状?忍着恶寒冲老人一抱拳,恭敬道:「前辈安好。
」武登庸就看不惯他这德性,表情活像吞了满嘴绿苍蝇,冷冷哼笑,扔来一柄钓竿。
「好,好晒鱼!怎不干脆睡到开晚膳?拿根烧火棍往你榻里一串,直接上桌盛盘不好么?」「就怕晚辈斤两不够。
」耿照忍笑接过,见老渔翁闷着头往外走,忙加紧脚步,边扬声道:「前辈,今儿还问么?」「问令堂!跟上。
」啪答啪答踅出门去。
离了驿馆,一老一少穿绕在蝉声唧唧的巷闾间,出了条窄长胡同,视野顿开,水si扑面,带着柳条新氛,稍稍驱散石板路上的蒸腾热气,正是两人初遇的渠畔,一如既往地少见人迹。
难怪前辈当日能在这儿架火烤鱼,耿照忍不住想。
越浦之大,真有这种怎么走都不会经过的地方啊!地阯發鈽頁/回家的路454545.c○m/4v4v4v.com那渠宽约两丈,两侧以砾石堆成护岸,跟城内以砌石夹岸的主水道不同,更像城外的天然河流——从水下飘着的芦尖能知一二。
岸边积成沙洲,长出芦苇,夏季水丰满涨,这才漫过苇草。
漕运乃越城浦之命脉,城尹衙门的疏浚官权力极大,还不是闲差,一年到头忙成狗,休说长芦苇,连渠内聚沙成洲都是不允许的,没弄好能掉脑袋。
耿照到越浦的时间不长,总还知道这事。
「这里以前是条河。
我是说真的河,不是发民伕挖将出来,再用盖城池的大石块生生砌出河道的那种。
」武登庸在柳阴下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熟门熟路甩钩入水,叼根长草枕臂倚树,踢鞋迭腿,光瞧便觉舒心。
「好笑罢?现今过日子都靠假河,真河倒没人知晓啦。
若非夏季涨水,漫过闸口,没准这渠都是干的。
」耿照也学他甩竿,只是典卫大人不擅此道,差点给鱼钩勾了后领。
武登庸笑得爽朗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