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不失礼,不出奇,不斩来使,不以险隘,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追逃,不伤二毛……”
“此为春秋斗阵,非仁义之师。”孟子截住他的话头。
“这……”匡章挠起头皮来,看向万章,见他也是茫然,遂拱手道,“弟子不知,敬请夫子赐教!”
“你既不知,就听老夫的!”孟子胸有成竹,语气断然,“记令!”
匡章拿出笔与羊毛卷,眼巴巴地看向孟子,一如听写的蒙童。
“行旅:军容整齐,行伍划一,昂首阔步,目不斜视。”孟子声若洪钟。
匡章记下。
“扎营:错落有致,动静有序,按部就班,食宿听令。”
匡章记下。
“进军:过城不入,过邑不扰,直发蓟都,擒贼擒王。”
这个显然与之前所拟的伐燕战略大不一致。
匡章住笔,看向孟子,目光疑虑:“夫子?”
“记下!”孟子的语气毋容置疑。
匡章记下。
“三斩:抢燕人财产者斩,乱燕人妻女者斩,闯燕人私舍者斩。”
匡章记下。
“三示:示天子诏命于市,示燕室失道于市,示三斩军令于市。”
匡章记下。
良久,见孟子没再出令,匡章抬头:“没了?”
“没了。”孟子看向他,“其他是你主将的事。”
“其他”是指落实。匡章吧咂一会儿老夫子仁义之师的味儿,扑哧笑了。
“匡章?”孟子声音严厉。
匡章紧忙敛笑,拱手:“弟子谨听夫子!”
“错!”
匡章站起,屏息正气,行个军礼:“齐国三军主将谨听军师之令!”
“实施之!”孟子给出三字。
匡章将所记之令颁行三军,严令实施。因有桑丘败秦战绩在先,五都将士无不慑服,无论匡章下出什么样的怪异军令,没有谁再去说三道四了,尽皆落实。
真还叫歪打正着。
在控制蓟都之后,子之迅速任命将军,整合三军,将能战之士部署在燕齐边界。
然而,经过这番浩劫,三军将领多半受到太子平叛乱牵连,或被斩首,或被清洗出局,近半士兵不愿服役,溃散回乡,子之所能调动的能战之士不足七万,而蓟都、武阳等几大都邑必须坚守,几个要命关卡,如紫荆关、居庸关等,更加失不得。还有与中山的边界,易水防线……子之越想越是头大,于是采用一套稍稍被动的防御方案,即弃小守大,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逸待劳,责令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