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临江仙]披袍窣地红宫锦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这却是那五代十国时,词人和凝的一首艳词,奇艳绝伦,所谓古蕃锦也。
娇羞二句,尤能状难状之情景。
而本书的故事,讲得恰是这齐艳绝伦的春光事。
三月,恰是南方的雨季,早春的霏霏细雨洒在路边凋花的木窗和斑驳的砖墙上,像在其上拢上了一层纱,在一旁轻舞的柳枝拂动下,飘洒着、摇曳着。
苏州河边,青石垒起的码头早被千百年来河水冲刷的无比光润,清晨的雾纱里,三两个婆姨蹲在码头边,正费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木槌,啪啪的拍打着半浸在河水中的衣物;河中一条三明瓦的乌篷船「吱嘎吱嘎」的缓缓划过,船尾的橹桨在乌衣毡帽的老船工手中就跟筷子一般的灵巧。
忽尔,岸上一扇木窗霍得打开,「哗」的浇下一盆脏水,险些溅到船上客人,引得船工一阵大骂。
虎丘半塘野芳浜口,一座三层小楼前,一大早,一袭青布直身的小二便麻熘的拆下了排门板,开门纳客,却见他肩搭一方白巾,笑容可掬,正卖力的迎送着往来的客人,偶有进出的书生对他微一点头,他那笑便更是谄媚了。
记住地阯發布頁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diyibǎ<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3d534755487d5a505c5451135e5250”><spa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b6d8ccdec3f6d1dbd7dfda98d5d9db”>[email protected]</span></a>这三层小楼座于半塘桥和普济桥之间,同虎丘隔河相望,山水交融,景色优美,小楼正面之上挂有一块牌匾,书有「得月楼」三字,入门正厅之中,立一墙白壁,上有一幅墨宝:七里长堤列画屏,楼台隐约柳条青,山公入座参差见,水调行歌断续听,隔岸飞花游骑拥,到门沽酒客船停,我来常作山公醉,一卧垆头未肯醒。
正是灵墟先生张凤翼所赠「得月楼」.莫道是灵墟先生这诗做得好,又或是张伯起名声太大,反就在这诗提后,「得月楼」便成了这苏州城中文人骚客慕名蜂拥的去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