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壮士回道。
陈洪谧沉吟片刻:"壮士辛苦,且去歇息。"待李壮士走后,陈洪谧依旧皱
眉不语的沉思着。
"公爹是有所虑?"苏盼凝柔声问道。
"世事艰难,为父德薄能欠,不能挽大厦之将倾,只能为陛下守住一方净土。
"陈洪谧长叹道,"圣上自登基以上,国事艰难,幸得紧缚厂卫,方未能为
祸朝政,即便在这苏州府上,那李毅权志高才疏,有为父在,尚翻不起波澜……
""郑鸢?公爹是担心他若心术不正?"苏盼凝一语即知陈洪谧所虑,引得陈洪
谧连连赞许的点头。
"这苏州,承担了天下四成的赋税,若是生乱……"陈洪谧心情沉痛的。
"公爹所虑深是。儿媳观这郑鸢,自南昌回来,如醍醐灌顶,屡屡现出非常
人之智,他又与李毅权不同,身为苏州本地人,能量恒通,若心术不正,横生是
非,只怕乱的不是苏州,甚则动摇国本。"
"为父就是忧虑此事。"他将手中笺纸递过去,"为父曾听人言,这郑鸢虽
为庶出,却是仗义疏财,但也有几分贪财意味。不曾想连番几次,其父为买平安
多付的三万两银子他竟全数退还。你再看看这上面的,苏州众商挽为父,共筹白
银四十万两,他不但全数交于李毅权,更建言只将二十五万两用于欠赋,剩余十
五万两尽为锦衣卫所贪。"
"这些狗贼!"苏盼凝气得银牙直咬。
"若是十五万贪了倒也罢了。"陈洪谧叹道,"关键所在,这郑鸢竟分毫未
留。"
"啊?"苏盼凝大吃一惊。
"他最后只得李毅权所谓拖欠的火炭银五百两。"这结果确实让苏盼凝有些
吃惊。
"这郑鸢,我愈发有些看他不透了。要么,他之前就已料到他身边会有李毅
权安插的探子;要么,就是他所图之事比十五万两银子更大,更值得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