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还跟村里租。
甚至有些外来的人也租地来种。
以前镇上跟附近的村子里被丢荒的地不少,现在被丢荒的地又被开垦出来,大部分用来种药材,少部分用来种菜。
洗车店的棚子渐渐摆满各种各样的苗,有人眼尖看到里面还混着一两箩筐的秧苗好奇地问:“农场还卖秧苗?”
“是啊,”云知说道,“别说秧苗,就算有人想要麦苗、土豆苗、红薯苗我都能给你们弄,只是得提前说,要不我可不能凭空变出来。”
那人又问:“那秧苗怎么卖?”
云知说了一个数,那人一听直接摇头,旁边听到的人也摇头。
“太贵了。”比他们去种子站买贵一倍!
现在种粮食可不怎么挣钱,要是没有政府补贴,他们一不小心还得倒贴肥料、农药钱,买太贵的种子不划算。
云知笑了笑,也不多劝别人买,她一直觉得上赶着不是买卖,谁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比别人先挣钱,至于能多挣多少,全看胆子有多大。
这些秧苗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买的,不过这人胆子也不算大,只敢先种一亩地试试。
不过之所以只拿一亩地来种,除了考虑到不随大流有风险之外,也是因为他家里就这一亩地在水库上游,再往上就没人种田了。
在这个位置才能避免往水田里放水的时候,自己的水田被别人家水田里的农药污染。
这家也是从药材上面得到的灵感,觉得既然农场的药材跟蔬菜不放农药能卖高价,那么水稻可能也可以?
药材跟蔬菜有人试过了,那他们家就试试水稻,行的话可以多挣点,不行也亏不到哪儿去。
棚子里,有人觉得云知家的秧苗太贵,自然也有人又看到了机会。
不少人回家后跟家里人商量,有些人家便决定也买一点秧苗来种种看。
领苗的时候按照合同来,领苗的同时付清尾款,很多来领苗的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习惯用网上支付,带的是现金。
等所有苗被领走,农场收到了满满一盒的现金。
“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现金了。”卓嘉嘉边整理边说道。
云知在旁边整理,心说她以前都没见过这么多。
之前大部分时候都是用网络支付,钱给她的冲击性没有现金那么直接,现在真是数钱数到手软。
“半山腰那房子里的窗帘都装好了吧?”云知问。
卓嘉嘉点头:“都装好了,现在我每天早上都让人上去开门开窗通风,傍晚又上去关门关窗,再过一两个月就能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