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民族与宗教的界限,终于倾心相爱,讲我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成长,讲我的好朋友哈依夏和林锵的婚事阻隔,讲我们的婚事不为家乡所容,讲我公公的巧妙化解,讲我们将要在成都的天主教堂和阿勒泰的额尔齐斯河畔的婚礼。
我看到他们听的好入神,最后又好开心,老先生夸我是他见过的最有勇气的女孩,他说人大的校训很呆板无趣,但是清华的陈寅恪先生曾有句话,很贴合我,也值得我去铭记。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老人缓缓的,充满敬意的吟诵的样子。
我点点头,轻轻的背诵:「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轻轻的说:「我专门去过清华一教,看过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整篇碑文我都完整的背过。
」老人很欣慰,微微笑着:「好孩子,你想要我写什幺字?」我摇头说:「不知道,我只是在恭王府那次,被您的人文风采倾倒,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书香的环境里长大,您说送我幅字,我就特别想要,但是我也不知道要写什幺。
老人站起身来,想了一会,突然抑扬顿挫的缓缓吟诵起来:「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他的声音真的好听,那种文化的华贵修养,让我迷醉,窗外的阳光斜射,老人的白发丝丝如银。
老先生告诉我,这是庄子的逍遥游里,关于鲲鹏与斥鷃之辩,他希望我能做抟扶于九天的大鹏,而不要做蓬蒿间栖息的小雀。
老人摊开一张很大的宣纸,饱含了墨汁,一挥而就:「大鹏飞南溟,抟风九万里。
」老先生搁笔欣赏了一下,可能也自觉的满意吧,笑着对我说:「这是元人程端礼的诗,借古喻今吧,希望你们凤翥鹏翔。
」我看着那铁钩银划,力透纸背的笔法,看着大气磅礴的词句,觉得说不出的欢喜,我说我太喜欢它了,我要把它装裱起来,做传家之宝。
荀老师和师母也都很开心的样子,他们还留我吃了午饭,闲聊的言语间,对我颇多的照料。
午饭后,荀老师拿出一个硬纸筒,把字卷好塞进去送给我,然后说:「回去跟你家邢路说,让他开学以后,滚过来到我办公室来见我,我们人大自己的学生,居然让家里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