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了。真打起来,不见得吃亏。不过有一节,敌暗我明,于我不利啊。”
说到底,玉湖庄上这些人都无甚江湖经验,唯独催命判官崔明一人曾是江湖豪客,他道:“昔年天极门在江湖上名噪一时,行事强横霸道,就有一统江湖之心。此番卷土重来,恐怕已经是十拿九稳,我想他们潜入的门派并不止我们玉湖庄吧?”
祁俊道:“不错,审问王梅的时候,她也说过和她一起受训的人颇多,有男有女,相信并不是针对我们一家。”
季菲灵补充道:“王梅已经同意和我们合作,我们要暂将朱小曼和冯百川受诛的消息瞒住。另外,还要遣人跟踪与她接头之人,看看能否摸到天极门隐匿之所。”
崔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只怕也没这么简单呐。他们藏了这么久,不见得轻易就会露了真身。此事只可一试,不能全寄希望与此……唉,我们和江湖中人联络太疏,消息并不灵通,江湖上许多变故传闻都不知晓。将来还需多打探些消息,或可探知天极门动向啊。”
这番话果然说到祁俊心坎,他召集会议之前就和两个娇妻议过此事,也估到天极门总坛不会轻易为人探知。他自从回到玉湖庄后,与外界几乎隔绝,比身在广寒宫中得到的各路江湖讯息可差上百倍。祁俊忽然灵机一动,道:“崔先生,我看你这利剑堂也别做刑堂了,专为我打探消息如何?”
崔明略一思索道:“此事也不是不可为,我想这些年过去,我那案子风声也过了,和江湖上许多老朋友走动走动,应该能收些风声。不过嘛,我一人之力也是有限,而且,此时利剑堂的人又不可全信,且他们不在江湖,交往不广,难承大任啊。倒是季堂主的三江堂,产业遍及四方,酒楼茶肆、买卖商队无所不有,能聚回的消息可太多了。”
季菲灵嫣然一笑道:“多谢崔先生提点,崔堂主经验老道。不如三江堂和利剑堂合作,以后三江堂收到的风声全送利剑堂,由崔堂主分析,如何?”
崔明尚未开口,祁俊已然点头,“菲灵,你这主意好。利剑堂本作刑堂,崔先生到那里实在大材小用,以后就不要刑堂了。专让崔先生负责各路消息,崔先生可遣人出去打探,其他堂口收到的消息也送崔先生这里。”
刑堂对于玉湖庄一脉来说确实有如鸡肋,战力在四大堂口中最强,可是职责却是最轻,平日多半闲着无事。改做打探汇聚消息之责,担子可就重多了。崔明并不推辞,郑重道:“庄主看重崔某,崔某定然尽心竭力。但我有一请,利剑堂的人要撤走一半,再新入一半,否则韩追经营多年,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