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小时候的古心妍第一次看到娘亲落泪。出生的阶层不同,祖母又是满满一颗玻璃心,处处觉得娘亲这个世家闺秀看不起她这个乡下来的老婆子。
渐渐地,婆媳关系越来越难处。娘亲随便说上一句话,祖母那易碎的玻璃心都要抖三抖,冲口而出的话越来越难听。
古心妍的爹爹出身并不好,可谓是极度贫苦之家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才投身的军营。因为勇猛上进,杀敌有功,当上了个小小的武官。
而当年古心妍的娘亲却是权势赫赫的杨国公府家的小姐,正当妙龄,上门求亲的男子都快将门槛踏平了。可娘亲偏偏瞧上了那个古道旁“犹如一棵玉树,亭亭立在风中的武将”,不过几次的照面,就让娘亲心魂不舍,哭着闹着非君不嫁。
连割腕自杀这招都用上了,才逼得外祖父不得已同意将自己千娇万宠的小女儿下嫁给一穷二白的小武夫。
当年,外祖父考虑到婆家寒酸,怕自个娇滴滴的小女儿嫁过去受苦,特意追加了很多的嫁妆,又给了一座宅子,想让自家女儿日子滋润、衣食无忧。
哪知,才嫁过去一天,沈老太君,哦不,那时还是沈老太太,这个君字是后来见了些世面,为了附庸风雅,才特意给改的。沈老太太向新嫁娘杨氏哭穷,说是自己的其余几个儿子媳妇都还饿着肚子,求赏碗饭吃。
于是乎,打小没过过穷苦日子,又心地善良的娘亲就真的交出了绝大部分的嫁妆,尽数救济了那一大家子的穷亲戚。
如此一来,娘亲在爹爹还未当上将军时的日子,自然是过得紧巴巴的。
而那些个穷亲戚,得了嫁妆,私藏起来,没过半年就又欺骗沈老太太说没得吃的了,需要救济。逼得娘亲又拿出了爹爹那本就刚够养家糊口的微薄俸禄去贴补。
一来二去,反倒贴补出了毛病:给,成了理所当然的;一旦不给,就囔囔着大哥攀上了杨国公府,就六亲不认了,还邻里乡间的到处吆喝,逼得娘亲不得不给。
想起这些个事,古心妍望着沈老太君背影的眼神,就多出了几分冷意。若不是有二哥古远亭在身边,古心妍又想大声地“哼”他一声了。
可一见着二哥那张俊俏无比的脸,骨子里调皮的古心妍顿时就又眉开眼笑了,还对着二哥古灵精怪地扮了个鬼脸。在古宅里,除了逝去的娘亲,就是二哥对她最好了。也是她唯一的同胞兄弟。
惹得二哥古远亭哈哈大笑:“嗯,看你还会扮鬼脸,可见这几年日子过得还行。”心满意足地展了展眉。要知道,他随父入军的这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