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手在后,三人一组,依次推进!」侬智高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所向无敌,靠的便是僮人的兵阵。
最前一人,持藤牌在前,遮蔽身后。
盾兵之后,两人执矛在后,稳步向前,见人便刺,见马便戳,当者无不披靡。
尽管他的这种步兵方阵在狄青铁青的践踏之下,土崩瓦解,但对付同是步卒的黄峒僮兵,仍是易如反掌。
果然,侬兵已大盾覆阵之后,山道上沿途暗哨里的飞矢,已是奈何他们不得,箭镞射在藤甲之上,扎不穿,刺不透,待他们欺进了身,便让后头的长矛兵一枪戳死。
迁隆寨内,黄守陵刚刚在交椅上坐定,便听黄守钦来报:「大哥,侬军已战阵推进,黄峒人马无可抵挡,已杀到大寨门口了!若是不尽早想出对策,恐怕不消一个时辰,他们便能攻进迁隆寨里来!」黄守陵一听,脸色一变,沉默不语。
黄峒之所以能在左溪江做大,靠的只是地势,只不过这地势,在侬军的战阵面前,形同虚设。
穆桂英心中也是心急火燎,比黄守陵还要紧张。
一旦侬军攻破黄峒,迎接那些峒丁的,不过是一场杀戮。
而她,又将堕入永无天日的地狱当中去。
只是,她对僮人的作战,一无所知,根本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来。
石鉴道:「峒主,依我之间,不如弃了迁隆寨,退保思明,以图后计!」黄守陵叹息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峒主,不可!」穆桂英急忙阻拦道,「迁隆寨乃是黄峒千年治所,若是放弃不顾,唯恐助长了侬峒的气焰。
届时左右两江之间,黄峒便不复存在,尽遭侬峒霸占了!」黄守钦问道:「不知元帅有何高见?」穆桂英不停地用拳砸着自己的掌心,来回踱步。
忽然,她灵光一闪,反问道:「不知诸位可听说过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事?」「那是自然,」黄守陵点点道,「昔时南蛮孟获作乱,已藤为甲,藤甲皆用香油浸泡,韧性无比,即便长矛大枪,亦是穿刺不透。
孔明以火烧甲,大破蛮军,从而襄定南方!」穆桂英道:「侬军的藤盾,亦是一般制法,若是火攻,或有胜算!」黄守陵道:「元帅有所不知,侬军除了使用藤甲作盾外,身上穿的,已俱是铁甲,与宋朝士兵一般无二。
此番若是再用火攻,恐怕难收成效!」穆桂英道:「自然是不能再用火烧藤甲兵之计退侬军了!只是迁隆寨地势使然,易守难攻。
峒主只消在寨前洒上硫磺火油,筑起一道火墙来,料想走在最前头的藤盾兵,定然是过不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