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哪哪儿都要花钱,总得精打细算省着用。
现在顾淮之起拍价喊出十万两银子,都能让元熙帝建个行宫了。更何况,这价格还在疯狂飙升,出于想让商号扬名天下和在顾淮之几位大官面前露脸的想法,商贾们竞拍十分激烈,顾淮之话音刚落,价格就已经冲上了三十万。顾淮之和冯克己对视一眼,都是一脸喜色,想到国库又要进一大笔银子就觉得开心。
被冯克己带来负责数银子的刘主簿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听着商贾们财大气粗的竞拍方式,刘主簿觉得这玩得可刺激,他的心脏有点受不住,激动得连着喝了三杯茶才保持住自己的冷静,又用敬佩的目光看向顾淮之:不愧是世家公子出身的状元郎,这脑子,就是比一般人强得多。这可真是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挣银子啊。刘主簿一不留神就想多了,要是人的脑子也能像这样来个竞价的话,也不知道顾侍郎这颗聪明绝顶的脑袋能拍出一个怎样吓人的天价来。
双方都是诚心做买卖的,一方要钱一方要名,朝廷作保十分靠谱,没过多久这竞拍价格就定了下来。胖胖的王掌柜以八十万银子的高价拿下了大晋报纸的第一份广告。
顾淮之选出的这几家商号都是有口皆碑的,王氏商号以布料为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出现过以次充好昧良心欺骗百姓的事儿,上回修京城和西域的驰道,王掌柜还捐了不少银子呢。宣传这样跟随朝廷步伐走又有良心的商号,顾淮之完全无压力,还顺便向冯克己介绍了一番王氏商号。
在听到王氏商号给朝廷捐款修驰道,也给家长修桥铺路后,冯克己的脸色愈发缓和,对着王掌柜点了点头,看在银子的份儿上给了他一个和善的笑脸,亲切地鼓励了他一番,“不错,这才是商人的表率。咱们大晋不缺商人,就缺像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商人!”
其他人商号的掌柜羡慕得眼睛都红了,要是眼神能杀人,王掌柜现在肯定插满了刀子倒地不起。
顾淮之也不能让王掌柜一个人出尽风头,顺着冯克己的话向他一一介绍其他的几位商号掌柜,“这是钱氏商号的钱掌柜,他家主要卖米面粮油,价格公道,也一直积极地支持朝廷的工作,上回修驰道,钱掌柜捐的银子不比王掌柜少。那位是郑氏商号的郑当家,主要做茶叶买卖……”
顾淮之那张嘴,想夸人的时候绝对能夸到人的心坎里去。明明语气也没有多大的起伏,用词也不怎么华丽,但听着就让人觉着舒服,真实。
这一番话夸下来,冯克己连连点头不说,其他掌柜们的心里更是吃了蜜一样甜。本来没拍上这次的□□会,商贾们心里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