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当季疏晨再次正视这段她曾声称是“最幸福”的时光,她才发现经历时的痛苦被回忆起时的百感交集给冲淡了。
那时的她是纽约市立大学大一的international student,她没有被安排住宿,于是在Bronx这个黑人最多的街区拥有一家连锁书店的堂哥季以桓先生十分慷慨地接济了她住在……书店二楼的阁楼里。
另外,这位季先生雇人的水准真不算上乘,季疏晨在那儿住了两天就发现书店里的黑人收银员手脚不很干净,原本就收入低薄的书店恐怕再被顺走一屉子零钱就得倒闭了!于是,季疏晨自作主张,替堂兄解雇了这位仁兄,并接手了这家书店。
白天大多数时间,除了上课季疏晨就呆在书店里看店,自己也看书,幸而不用买单。没有时间交朋友的疏晨在纽约交到的第一个朋友,便是祁隽。
祁隽是书店的常客——后来疏晨才了解到他也是季以桓先生的旧交——所以当他看到坐在收银台前津津有味翻阅着《果壳里的宇宙》的疏晨时,有些诧异:“博文终于狠下心用理科姑娘把那个喜欢贪小便宜的Bonnie打跑了吗?”
疏晨对他直接用中文与她交谈的表现透露出好感,也用中文回:“抱歉先生,在国内我确实想学理科,但在这儿,我是大一的学生,所以我是基础科姑娘。还有,Bonnie是我为博文哥解雇的,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季疏晨。”
“祁隽。”祁隽把手伸过去的同时另只手晃了晃抓着的《84,Charing Cross Road》,“以为一般女孩会喜欢这类书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研究生。”
季疏晨礼貌地回握:“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把‘city’去掉,你就是我曾经的学妹。”季疏晨被祁隽的话逗乐,祁隽继续道:“怎么样,有兴趣成为我的师妹吗?”
季疏晨按上书页耸耸肩:“我相信数理中包含一切真理。”
祁隽啧啧摇头:“看来是个唯物主义的姑娘赶走了Bonnie。”
季疏晨再次笑开:“我喜欢这种说法。那么,《84,Charing Cross Road》?”祁隽洋派地“嗯哼”,把书递过去,季疏晨手势熟练地撕掉了上面的标价递回去:“作为见面礼,唯心一回。”
那是季疏晨解雇Bonnie的第二天,正是下班的高峰,书店里除了祁隽和季疏晨在没有别人。然而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