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给崇祯背黑锅,是他怕,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皇帝生性多疑善变,刻薄寡恩。
在这种时刻,背上如此丧权辱国的黑锅,将来永世不得翻身,轻者丢官弃爵,重则秋后算账,身首异处。
崇祯皇帝迟迟等不来想要的结果,顿时气得掀翻龙椅,血压升高,晕了过去。
谁料,一不小心被着急出手牛头马面李代桃僵。
对于这段历史,王克非还是知道的。
只是现在杜勋走了,相当于与李自成的谈判破裂了。
夜间,闯贼将攻入北京,19日凌晨,李自成就将进入紫禁城。
然后,就轮到自己杀妻女上吊了。
唉!这世界,我来了,又要走了吗?多么美丽的皇后,还有贵妃,我连手都没捞着摸一下,就要去上吊自杀,这他么也太憋屈了。
再轮回到阴间,牛头马面还会认账不?这小子们都不讲武德,临走还得踹我一脚。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动起来,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的机会,也要搏上一搏。
此刻王克非也没有了别的想法,先考虑着如何保命吧。
他急忙放下燕窝粥,回顾了一下历史,闭上眼睛,静静地思索起来。
王克非十分清楚,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的走向,那么作为流寇,李自成真的想火了大明王朝吗?答案末必。
他老李曾经说过一句话,「陕,吾之故乡也。
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末足易一西安」那意思是:还是老家好,十座北京城也赶不上一个西安。
这跟楚霸王项羽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同出一辙。
可见,他的理想也就是风风光光、出人头地,其心里还并没有非要改朝换代的的坚决意愿。
当然,后来之所以火了明朝,也是一步步迫不得已的结果。
在李自成的心中,崇祯至少是个值得敬佩的好皇帝。
他和皇后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朝时总小心翼翼怕把打补丁的袖口显露出来;每天批阅奏折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每顿饭三素一荤,且不喜酒色。
无论用什么眼光进行看待,崇祯都符合好皇帝的形象。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李自成不但公开说崇祯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还把明朝即将火亡的责任推给了所有的官僚士绅,对崇祯报以同情的态度。
后来,即便是俘获崇祯的三位皇子,也礼遇有加,并封太子为宋王。
可以说,他老李向明廷提出这样的和谈条件,决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