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奕惯性的询问罢了,他心中有他的主意,无论她说想还是不想,李奕都会按照他自己的主意来。
唐瑶道:“太后娘娘那般对皇上,何曾把皇上当家人?她那般,想必也不将大皇子当家人,如此,何须劳动她出席?恐怕她也不情不愿,那多没意思。”
“那怎么还问朕?”
“皇上可是不许太后娘娘出席了?”
李奕平静道:“母后还待在宁寿宫。”宁寿宫如往常一样戒严,他轻易不会让太后出宁寿宫。
“可皇上怎么与文武百官说?”太后谋逆的罪行没有公布,不让她出席,怎么和官员们交代?
李奕:“称病吧。”
唐瑶点了点头,心道称病可是个好主意。
皇后是宁翰之女,出不了席大家能理解,不用解释什么。
晚饭后,唐瑶褪去衣物沐浴时,就又变成了李奕最爱的模样。
不过这一晚,李奕心志如磐石一般坚定,什么都没做。他怕做了什么会闹很晚,导致唐瑶明天不能起早。
她什么时候睡懒觉都行,明天那种大日子可不行。
……
五月二十三日,鸡人报晓,宫门打开,百官觐见,太常寺卿念贺词,皇上、文武百官、禁卫军与左右卫出行,礼仪队运送酒、水果、脯醢等,以此到往南郊、北郊、太庙、社稷坛祭告。
场面壮观弘大。
李奕站在纠结高台的祭坛之上,案桌上是丰盛的祭品,他手中是上好的祭香。
太常寺卿又念文稿,后到李奕说祈祷词的时候,他说几句,都是文绉绉的话。
太常寺卿的文稿是翰林院事先做好,而李奕说的话,全是他现场编的。
那是挺长的一段话,上提到太祖与先皇,下提到黎民百姓,都是事关江山社稷之词,也有几句对大皇子的期许。
是一段很经典的帝王之词,若唐瑶有幸听了,估计会想这篇文若流传到后世,会不会被列入中学生必备文言文篇章。
李奕勤勉爱学,有出口成章的好文采并不令人意外。
……
祭祀结束,皇上回到延英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