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卖省了脚程。然后自个费点力气,炮制一下能到七八文钱。
当然,前山就那么点地儿,估计也就能这么干到年前。
“可是咱家的日子......”李氏有些犹豫,虽说别人对自家有恩,到人心到底都是有私的。要是被人断了财路,别说过冬了,只怕连吃喝修房顶都没法子了。
“您只管去,到时候跟她们说长春堂收那洗干净没制好的柴胡,是每两不到二文钱,而我这是最低两文钱。”她不怕有人眼馋她挣的那几文,反正炮制干柴胡的法子也是有诀窍的。洗干净后,先要晒到七八成,然后整好再继续晒。期间,不能风干,不能捂着,但凡没掌握好,柴胡就会碎了或者坏掉。
听了崔玉的这话,李氏眼前先是一亮,可随即就有些怀疑了。大家能信任玉娘?不说别的,村里人的心思她是知道的,就怕在银钱上吃亏,又怕被人挣了钱。人家能直接卖到药铺,又怎么会愿意卖给自家闺女呢?
反正不管她想了什么,这会儿都被崔玉催促着出了门。
倒不是崔玉不想跟着去干活,而是她现在满心想着怎么做好答应长春堂的那润肺膏,如果能成功,那一系列的包括龟苓膏、枇杷膏都可以适用了。
也不知道在这个朝代,宫廷里有没有这个方子。
收敛了心思,她就开始埋头认起了昨儿个从药铺带回来的药材。
种完了麦子,如今也算是农闲了,村里能出去打短工的劳力都去谋个挣钱的营生了。而陈婶子家里虽然有孙子要照看,可到底也想再添个进项,最后还是陈婆婆接了照看孩子做饭的活儿,这才放了她出门。
王大娘的孙子倒都不小了,过了光着屁股瞎跑的时候,所以二话没说跟几个儿媳妇招呼了一声就出来了。王大娘家的儿媳倒有心跟着一块去,但一想到能不能换钱还是两码事儿呢,可别费劲挖回来了,只能喂牲口,所以就打了退堂鼓。
第14章 要买三妮?
妯娌见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的,一个观望,其他人自然也不愿意上去先出头。所以最后也就陈婶子跟王大娘同李氏一起上了山。
等到日头偏了西,几个人才提着满满的柴胡根回来。陈婶子想着自家男人三天两日的赶着牛车去镇上,就留了个心眼想让他先去长春堂卖一回先看看价格。而王大娘早就从自家男人那里知道,这新鲜的柴胡并不值钱,一两两文钱已经不低了。所以当下就借了称,点好了分量跟玉娘跟前换了现钱。
一次七文钱,在农家可算不得少了。就算出去当小工,也就一个月一百五十来文,一天五文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