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雪中送炭,有这些银票,我定能打探出好多事来。
”卓均见银票是从百里初晴怀中掏出,便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收好。
“嗯,劫教在玄武城眼线肯定不少,打探时切勿要小心,不可提及曲小竹的名字。
”百里初晴叮嘱。
戚艳似嫌她啰嗦,轻哼一声道:“快些行动吧。
夏日天黑晚,黄昏前,我们仍在此处会合吧。
”“好。
”百里初晴识趣地不再多言,三人就地分开。
玄武城的皇宫坐南朝北,城中贵人们自是住在城南,而以东西街道为线,北区便是百姓居所。
城北下三集分为一纵,两横三条道,中央有六扇门衙门坐镇,保全闹市安宁。
刚过宵禁,便有不少人带着货物,寻地摆摊,因天太热,他们也会临时扎起帐篷。
属外地赶来集卖农物的居多,而买家多是城中本地人。
现在人少,商人们也不吆喝。
随着时间流逝,民房内升起袅袅炊烟,鸡鸣狗吠之声从院子里传出,千家民宅的木门吱呀吱呀地打开,有妇人将浑浊的水随意泼到街上,带出人畜混杂的臭气。
百里初晴捂着鼻子绕开脏水,不禁怀念起天山冰冷清新的空气。
清晨还好些,等太阳高升后怕是更加难以忍受,需快些行动才好。
她假意欣赏编麻小贩的精致工艺,佯装和卖肉的屠夫讨价还价,叫住来往的车夫问东问西,套了近乎便直奔主题。
冷面,热脸对百里初晴还是并没有什么区别,苦恼的只是一无所获。
日高三丈,百里初晴渐渐有些心力交瘁,人堆里的汗臭令人窒息,她想寻个地方透透气,见市集外有一座石板拱桥,便怡然前往。
桥头立着禁止在河内解手,投放污物,违者不论老幼严惩不贷的六扇门告示。
河边也有不少六扇门的黑衣捕快在沿岸巡视。
登桥望水,河水清澈见底,有不少百姓提桶打水,生活饮用。
晋水河绕过外城,使玄武城三面环水。
这条水渠是人工挖掘,从城南晋水河引入,向北流经全城,终归主流,作为城中日用所需,由官府严格监管。
清河上,百里初晴感到一丝难得的舒宁。
远方一片竹筏从上游驶来,舟上有一女子,翠袖红裙,淡粉裙摆散在青竹上,如在水上飘荡的花儿。
“快,抓住她!”沿岸有一名红衣捕快,手持长刀,带着一众手下,追赶木舟。
而竹筏上女子急促划弄木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