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
另一人两手摊开,作无谓状:“反正我对这篇论文给了通过,希望期刊早点发行,这篇论文绝对能给那些新开始研究bec的项目组丰富启示。”
“我也给了通过回复。”
“我也……”
而事实上,的确是《物理前沿》期刊的最新一期预告刚在官网更新出来,就被广大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及“白芍芍这段时间又搞了些啥”感兴趣的人热切关注,一经发行更是销量极佳。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是对白芍芍感兴趣的那些人买回去其实并不能看懂理论和实验内容,直接翻到最后一部分看设想,再看看摘要,大概知道在说什么满足了好奇心也就罢了,而那些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感兴趣的则对这篇论文一看再看。
要不怎么说人家栾云阳是院士?能在整个物理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研究bec,这本就是极考验勇气和耐心的事。
又怎么说人家白芍芍是当代“最年轻也最有潜力的科学家”?就问你见过几个人本科时候就发核心期刊如流水,各种奖拿得手软不说,还有两个足以被学术界铭记的两个重大成果,也不怪能在bec研究上有连栾云阳院士都公开承认在这个项目的贡献程度上,自己不如白芍芍。
是的,两个重大成果。
“周氏理论”和“孪生素数理论”。
有了之前的“周氏猜测”给大家做好心理准备,那篇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一经发出便被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数学家深入研究,正推、逆推……却如上一次般,始终都未找到丝毫错漏之处。
于是,他们便知道,“孪生素数猜想”这个地位虽不高却也有一定影响力的猜想,终是也被证明了,而且证明者依然是那个还在上大学的小丫头。
或许用小丫头来形容已然不是很合适,毕竟如果以学术成果论高低,她大概是圈内绝大多数人的“前辈”和“老师”。
想想他们21岁时都在做些什么。
人和人的差距啊……
包括白芍芍刚发表的这篇《bec在激光领域的应用初探》,内容之真切和详实,也让他们发觉目前研究方向的微微偏移,也确实是省了浪费资金的弯路,有了一点目标方向。
无论是数学界还是物理学界的新一代领头人,他们真的没看到哪一个能和白芍芍媲美。
将白芍芍圈为“特别关注”,几个立项了bec的实验室愈发决心她发表的所有物理核心论文都要第一时间买回来看,说不准就是什么少走弯路或启发新灵感的良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