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娘娘已经有了春秋,哀恸过度,悲思深重,一时半刻难以排解,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故而病倒。当务之急,是让她安养精神,待止住了悲恸,再以药膳调养,日子久了,应该会慢慢康复。
那,本王的病情呢?瑞王指尖划过青花瓷纹,心平气静,仿佛在讨论别人,不知我还能活多少日子?
医者之心,怜悯病人。宋慎游戏人间,但对待病患一向有耐性,语气愈发温和,避而不答,宽慰道:宋某一定竭尽全力。殿下宽心静养,切忌劳心费神,您这病,最好一辈子心平气和,戒悲戒怒,延年益寿。
瑞王神色淡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倘若活得像泥雕木塑,有什么意思?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宋慎又把惠妃推了出来,为了娘娘,殿下请多保重身体,以免长辈担忧。
瑞王点了点头,指尖一停,又问:宋大夫来自南境,不知在你的家乡,是如何超度横死的灵魂?
超度?
宋慎一怔,注视悼念妹妹的病人,普天之下应该差不多,无非请和尚道士,做做法事,念念经。不过,南境有一点较为特别:亲属亲手将誊抄了《渡亡经》的白笺,折成纸鹤,在头七时焚烧,供逝者驾鹤西去,免受徒步黄泉路之苦。
瑞王略一思索,有道理。只能在头七时焚烧吗?
百日之内皆可。
需要折多少纸鹤?
至少四十九只难道殿下想试试?
瑞王语气沉重,估计你已听说,大公主薨逝,本王作为兄长,想送妹妹最后一程。
早知道就不告诉你了!宋慎暗暗后悔,尽职尽责,劝道:养病期间,最好别
瑞王却下定决心,打断道:尽快写一份《渡亡经》,并折一只纸鹤来,有劳了。
天潢贵胄嘴里的有劳,仅表示其涵养,不容直白违抗。
况且,是自己提出的,对方要求亦不过分,更不好拒绝了。宋慎叹了口气,大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点头答:行吧。
初秋夜里凉爽,卯时前刻,人正睡得熟。
人死不能复生,殿下,节哀顺变。宋慎提醒道:劳神半晌,您该休息了。
瑞王面对青花瓷枯坐,人死不能复生?
丧亲之痛,宋慎并不陌生。
兴许因为秋夜冷清,兴许因为病人可怜,令他蓦然忆起些往事。
宋慎环顾四周,从烛台上取了一根蜡烛,屈指一弹,烛光猛地摇晃,险些熄灭,人死如灯灭,一如油尽灯枯。但,家师临终前,曾经说过,阳间有阳灯,阴间有阴灯,此间灭,彼间燃。魂魄归西之后,重入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