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去西房老老实实读书,牡丹跟着他,别让他在这里打扰三郎读书。”
李愔听了之后顿时更加低落了,于是这个团子就垂着大脑袋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拎着他的《千字文》唉声叹气的跟着牡丹走了。
李恪一看杨氏在变相清场就知道她有话要说,果然还没等他问,杨氏就开口说道:“曲晨已死,知情人都已被他灭口,你以后不用提心吊胆了。”
李恪看着杨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杨氏看了一眼那本书说道:“你写几个字我看看。”
李恪提笔就写了《昭明文选》第一句,杨氏低头一看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恪:“你的字迹……”
李恪叹了口气:“既然要冒充就要努力做到天衣无缝,只不过在阿姊你的眼中只怕处处都是漏洞。”
杨氏沉默了一下,有些心情复杂的看着李恪,半晌才放下纸默默的走了。
李恪看着她有些僵硬的背影揉了揉额角,颇有些郁闷,这都什么事儿啊,还不如让他当一个世家子或者三代清白的小康之家的孩子呢。
李恪身边最大的危机解决了之后,李世民也终于要被立为太子了。
武德九年六月七日,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十二日,诏定太子宫属: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
这些人都是最早就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这样的安排没有人有意见,只不过让大家很意外的是李世民居然尽弃前嫌的引魏征为詹事主簿!
李世民当了太子之后自然是要颁行一系列新政策的,虽然说现在他只是太子,但是谁都知道李渊已经预备退位当太上皇了,连禅位的各种准备都已经开始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庐江王李瑗反了。
第9章
李恪在知道庐江王李瑗谋反的时候,他并没有太意外,却也是松了口气,毕竟历史上李瑗就的确是谋反了,那么证明历史进程没有被更改,或者说就算有穿越者对方也没到能够更改历史的程度。
而李瑗……李瑗也只能说该他倒霉,历史上不能登基的太子那么多,偏偏就让他摊上了一个,这个人本身性格比较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争夺的最凶残的时候,他思来想去很久还是投靠了李建成。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李渊还是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