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mailto:dsf@e0ab4ca78f90d2a34b82b42add61fc55">dsf@e0ab4ca78f90d2a34b82b42add61fc55</a>
ku勘探认证批准的如此之快有点出乎意料,一部分可能是bryan叔叔的协助,另外一部分应该是由于远洋勘探已经进入上升期,小行星带已经开始进入成熟的开发週期,而柯伊伯带几乎还是一片无人区,从战略上谁先进入谁就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星体的主权,我和mars的航行记录也无懈可击,更何况,当父母都已经去世,对于dsf来说,我就是一个"noattachment(无附加物)"的宇航员,也断绝了万一公司有错造成我残疾或者死亡,还有人走法律程式向公司索赔的可能,所以拿到ku勘探认证的速度之快,甚至我都还没从3137的离心力系统适应到诺亚的离心系统。
准备工作的最主要的部分是将3137的推进部分舱体进行更换,从太阳系内环推进系统改造为更大推力的太阳系外环探测的聚变引擎,这样最高速度可达70万公里每小时,飞跃一个天文单位大概只需要9天,因为蝠ii式本身就是模组化设计,更换引擎只花了不到72小时,另外一部分准备工作是在补充和更新3137的维生系统以及工质,毕竟他们还是需要一个"活着"的宇航员来对有价值天体进行主权标识。对于柯伊伯带的勘探培训,则已经下载在mars的系统里面可以在至少1年的旅程中进行学习和演练。
mars的准备倒是很充分,在更新主网数据之后,他进行了一些核心的更新,间暇之馀他甚至还和别的飞船交流了下和我玩的几款游戏的对战策略以备和我路上消遣,虽然游戏上人类早已经不再是ai的对手,之前mars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