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舅母身为主人,会恼火也并不奇怪。不过,“顾将军——是扬州的顾将军吗?他回京了?”
徐仪道,“是。”
如意道,“原来她是顾将军的内眷——”
徐仪见她意有所动,便解释,“……是外室。顾将军的夫人在扬州,一贯都不随他回京。”
如意似懂非懂,但觉出徐仪不愿意多说,她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感叹,“上回见顾将军,还是四五年之前的事。”
徐仪顿了顿,道,“他确实极少回京。这次回来的正是时候,想必朝中人心也要安定下来了吧。”
约定的时间将近,他们便回学宫前去。果然学宫前已聚了不少人。
自年假过后,这些少年们便没有空闲聚会,此刻见了面,自然比平日里更亲近、热切些。
见徐仪同如意一道过来,众人便聚堆上前,连早先在书斋里避寒的人也纷纷出来,互相询问着人是否到齐了,何时动身——也有已在刘峻这里报过道,先走一步的——郭祭酒就住在秦淮河南岸,倒是抬步便到,不需要乘车。
徐仪和如意也去刘峻那边勾了名册,便先往郭祭酒府上去。众人见他们动身,便也三五成群的招呼着同行。
这二三十名少年走在一起,场面喧嚣不止。然而不知怎么的,忽有那么一刻,四下里的说笑声不约而同的平息了。
如意疑惑的抬头,便见张贲拱手立在祭酒府前——显然是在等着他们。
寂静中不知是谁低声问道,“谁送信给他的?”众人都不答话,便又有人嗤笑,“不拘谁送的,他竟真敢来,倒令我有些钦佩了。”
众人都嗤笑一声,复又各自说笑起来,只当不曾看到他。
如意心下忽就十分难受。她便径往张贲跟前走去。
张贲面色倒还算平静,也迎上前来,拱手向她和徐仪行礼问候——如今馆内就只这两个人待他如常。不过碍于琉璃,也碍于悠悠之口,张贲平素并不亲近他们。这一日却主动同他们打招呼。
寒暄几句后,张贲便说,“我要离开国子学了。”
如意和徐仪便都一愣,片刻后徐仪问道,“已寻好去处了吗?”
张贲道,“是——刘先生来信了。等出了正月,我便回相县去。”
徐仪点头道,“也好。先生门下是能安心做学问的地方。”
张贲道,“是。”不觉又苦笑,“只是这一趟不但没能载誉而归,反而狼狈而逃,给先生丢了脸面。”
徐仪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人自有他人的评说,先生也自有先生的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