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就从高一读微积分开始。为什么高一要读微积分?因为学长曾经告诉他,你们如果不会微积分,比较高深的物理是学不来的。他的目标是,在高中毕业之前了解物理学,进而了解这个被牛顿和爱因斯坦弄得很复杂难堪的世界。
高一迷微积分和物理,高二上因为偷看了哥哥的西洋哲学史,以及那个年龄对人生的好奇,开始学习哲学。但是在研究了哲学一个学期之后,发现哲学多以说理为主,并没有真正生活的体验,所以他的兴趣又转向了小说。在这个一流的高中,他的同学们有的在唱西洋歌曲弹吉他,也有的在研究存在主义和野鸽子的黄昏。对新知的饥渴与兴奋,使得他几乎完全忘记了高中教科书这回事,每天在知识广袤的星空下躑躅倘佯。因为只需要20名就能够对父母交代,所以他的时间分配是非常自由的。
蓝色的梦
好奇心引领他从科学到哲学,哲学到小说,也引领对异性的好奇。通勤列车上那些异性女生对他而言总是充满了憧憬与好奇。当然对一这个自命不凡的名校男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漂亮女生就可以吸引他的。最好是要有气质,所谓的兰质薈心,静静的在角落里看书,而且身旁没有男孩黏着的。
每一个女主角的出现,在少男心中总会有那么一首歌和一种顏色。属于她的顏色是理所当然的,忧鬱的蓝,属于他的那首歌,则是木匠兄妹合唱团,当年红极一时的昨日重现:yesterdayoncemore。幸好没有太多男生注意她,除了文静端庄之外,她的冷漠和孤傲一下子就冰镇了岱狂放的心。
岱从此在列车上有了重心,也有了寻觅的对象。他总是猜测她在哪一节车厢,然后假装漫不经心地逡巡过去。
在民风保守的1970年代,高二男生要找到机会和高一女生搭訕其实是不容易的,除了勇气和机缘之外,要找到一句电影台词般的破冰的句子,绝对是个挑战。幸好岱当时已经组成了一个火车通勤联谊会,这位蓝衫女子也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加入,所以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某一节车厢上偶遇,应该不算太突兀。
打招呼容易,找话题难。尤其是当她身边还有其他女同学的时候。不知是哪儿借来的胆子,岱终于有机会在打招呼之后,向她说了些超过泛泛之交的电影台词。
要看来自然,却不能顺其自然;製造一个偶然,却不能处之淡然;蜻蜓点水,却不能船过水无痕。岱必须掌握短短的两人相处的同车厢时间,以身在咖啡厅的专注,瞭解对方的兴趣,并且展示自己的不凡。很幸运的,这位兰质蕙心的女子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