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之凿凿的确信,自己找到的宝藏就是南宋末帝赵昺在南岙岛避难期间藏匿的宝藏,这笔宝藏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南宋复国宝藏,主持藏宝的人应该是时任左丞相的大臣陆秀夫。
秦龙上网查了一下赵昺和陆秀夫。
赵昺生于1272年,卒于1279年,满打满算赵昺只活了七岁,一个七岁的小娃娃连蒙智都还没开呢,藏宝这事儿肯定与他无关。
倒是这个陆秀夫确实是个人物。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十九岁考取进士,与文天祥、张世杰并成为宋末三杰。
蒙古人南侵,南宋军队节节败退,最终退无可退,在崖山与元军展开决战,宋军战败。
相传,时任左丞相的陆秀夫担心幼帝赵昺被俘受辱,将幼帝赵昺绑缚在自己后背,怀揣传国玉玺投海自尽,是役,张世杰、杨太妃等十万军民相继投海殉国,南宋亡。
这是南宋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役,从此延续数百年的大宋朝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可是却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疑云。
国之重器传国玉玺自宋末帝后再未重见天日,传说中自末宋之后传国玉玺也曾数度现身,不过却是人言亦言,从未有人证实过出现的传国玉玺是真正的传国玉玺。明朝朱元璋得天下之后曾经数度北伐,更曾命令徐达深入漠北对残元势力穷追猛打,据说就是为了追回传国玉玺,可惜最终却是无功而返。
更为荒诞的是满清皇宫内竟然收藏有各种方式获得的传国玉玺三十九方,考据党乾隆皇帝一一验证,钦定清宫所藏三十九方传国玉玺皆为赝品。
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帝嬴政名丞相李斯所制,传说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后世历朝历代皇帝拥有传国玉玺的才被认为是正统皇帝,无玺的皇帝则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
传国玉玺传承两千余年,历朝历代欲图大宝之辈你争我夺,使得传国玉玺屡屡易主,而今终于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之中,被几万万国人引为最大的憾事。
且不说这一役国之重器传国玉玺的消失,元人灭亡南宋之后,在崖山收缴战获,所得却是寥寥无几。
南北二宋统治中国319年,虽然后期大战频频以致国库空虚,可是也不至于连个渣都没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