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九华山吧——又或者直接魂飞魄散?谁知道呢,没人会在意的。
却说猴子打杀了强人,有心要向唐僧邀功,便在那几个强人的尸身上一通搜刮,抹了才自笑吟吟的朝着唐僧走将过来“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猴子却是不知,他这一番行径除了让唐僧惶惶不安之外,再没其他作用了。要知道,唐僧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僧人,除了多念了几本佛经,也有着堪称坚韧的意志之外,其实与普通人差不到哪里去,对妖魔的畏惧更是深埋骨髓之中。先前一路同行,又是佛祖菩萨安排好了的,唐僧才免除了对猴子的畏恐,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认为猴子妖怪出身?
这也是先前猴子打杀猛虎,唐僧没有丝毫不满,反倒夸赞猴子勇武,但这一回杀伤人命,却是让唐僧打心里害怕。须知道,物伤其类,猴子的举动让唐僧认为他自己其实与那被猴子打杀的几个强人在猴子严重其实并无分别,若是没有佛祖安排,自己又有搭救之恩,猴子对自己是不是也像是那几个强人一般?
诚然,这些念头,此刻自是不会出现在唐僧的脑海之中,但潜意识里却的确是这样的认知。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惧蹦碎了唐僧吃斋念佛修来的心境,在这种生命的威胁之下,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确定自己安全不会受到威胁之前,是怎么也难以再与猴子好生相处了——无怪乎后来唐僧纵然心生不忍,。却也眼睁睁的看着猴子戴上了紧箍咒,还要念诵一遍确认一下,然后才与猴子继续西行,演绎一段师徒的“佳话”。
这个时候的唐僧自然想不到那么多,潜意识的恐惧使他忍不住要凭借着“师徒”的“名分”来约束猴子。因此,唐僧看着走过来的猴子,先是退了两步,随后才壮着胆气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这却是慌乱之下,已经顾不得面皮了,说出来的话尽显市侩,不负大德高僧模样。好在猴子别的不说,对于那个“义”字倒是颇为看中。他此时只道是唐僧慈悲心肠发作,便又道分辩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