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马玲知道了他一些过去。
段龙的母亲,名叫刘晓琴。老家是四川的,祖传有米豆腐手艺,在当地也是很出名的。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段龙外公外婆一家人遭到了迫害,家破人亡。
16岁的刘晓琴独自一人去北京投靠亲戚,但是那门亲戚怕惹祸上身,将她拒之门外。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叫段文城的工人,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在刘晓琴1岁那年(1973年),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段龙。
段文城在孩子不满两岁时候因一次意外去世,刘晓琴只好带着儿子回到四川老家。不久就改嫁一个姓余的男人,1976年生下一个女孩,叫余雪。
婆家一直想让刘晓琴生个男孩,可她肚子却不争气起来,一直没有再怀孕。
于是丈夫将一切怨气发泄在段龙的身上,他小小年纪,就饱受继父一家人的折磨。
刘晓琴不忍看儿子被这般虐待,就带着段龙离开了余家,回到了前夫的老家,河北保定。
段龙就这样脱离了苦海,本来一切都很顺利。
八十年代末,国家开放了对小商小贩的政策,刘晓琴就抓着这个机会去北京支起米豆腐摊。
段龙初中毕业后辍学,也去帮母亲一起做生意。
十七岁的他,初到北京。他身体瘦弱,稚嫩单纯,长得就是一副好欺负的样子。
他不会打架,又不堪被欺负,那怎麽办?只能下死手,只能动家伙。他用砖头和木棒将一个混混打成了重伤。没钱没势的外来者,只能接受法律“公正”的制裁,就这样他被劳教了五年。
劳教的地方是大西北,在监狱里他认识了一个姓白的前辈。
这个人在监狱里很有能力,但有个毛病,他看得顺眼的人,他会当兄弟,看不顺眼的人,他也会欺负。幸运的是,段龙就是他能看顺眼的。
那个姓白的前辈,是个爱抢的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听他滔滔不绝的讲着抢械知识。段龙悟性很强,即便是没有亲手拿过,他也能感觉得出。因为他经常能看到武警和狱警佩戴的抢械。老白经常指着一个武警手里的抢,告诉他这抢叫什麽,如何cao作。
后来老白死了,死于突发性心绞痛。
段龙在出狱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