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对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您把这孩子当成自己家的孩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所以老师也不会对学生们客气,粉笔头、扫帚、教鞭、三角尺,都是用来打学生的工具。
学生们回家也不敢告状,因为告了也没用,家长甚至还会再多打一顿替老师出气。
英子这种爹不疼娘不爱的,更没人替她撑腰了,她在学校受优待,完全是因为她成绩好。
一到三年级的课程不到一年就全学会了,刚入学的时候是跟着一年级考试,一年之后考三年级的卷子拿一百分。
直接跳级到四年级,跟好不容易升级了的雪珍一个班。
到了城里英子才知道,自己的那点“聪明”完全不够用,数学和语文还好,英语对英子来说太难了。
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英子全认识,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凭着死记硬背的韧劲,她能记清楚每个字怎么拼,但真不会读。
白思莹则完全没有这样的烦恼,她英语发音又标准又好听。
“你英语咋这么好啊?”英子小声问白思莹。
“别提了,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寻思着能多玩两天呢,结果玩不到一个星期就让我妈送补习班去了。”白思莹皱着眉头盯着英子,“你有点不对劲儿。”
“怎么不对劲了了?”
“衣服不对劲儿。”白思莹扯着英子的衣裳向上撩,“你衣服哪儿买的啊?这里走线都没走齐,前后裁剪也不成比例。”
“你说的是啥?”英子完全不懂白思莹在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