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质量设为标准单位1,密度为1。
6克/立方厘米。
它每23。
93地球日自转一次。
—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距太阳1。
52天文单位。
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的两倍,686。
98地球日。
虽然只有地球的10。
74%的质量,但其密度较低,为3。
93克/立方厘米。
火星一天仅24。
6小时。
—木星:太阳系中的巨人,位于5。
20天文单位处,其庞大的身躯需要11。
86年才能围绕太阳旋转一周。
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但密度却意外地低,仅为1。
33克/立方厘米。
—土星:这颗带有壮观光环的行星距离太阳9。
58天文单位。
土星的公转周期达29。
46年。
其质量将近是地球的95倍,但密度与木星相似,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
68克/立方厘米。
—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扩展到了19。
18天文单位,以其独特的横向姿态围绕太阳公转,周期长达84。
01年。
天王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0倍,而其密度则下降到了1。
24克/立方厘米。
—海王星:作为太阳系已知的最远行星,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0。
06天文单位,其遥远的轨道使得公转周期达到了164。
8地球年。
海王星的质量接近地球的17倍,但它的半径只有地球的3。
86倍,显示出其物质的压缩程度。
这些数据和事实在显示屏上流转,林玉被这一连串的数字和信息所震撼。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宇宙间一个独一无二、精妙绝伦的世界。
他开始意识到,女神透过这些信息的展示,不仅仅是为了揭示这些星球的物理特性,更是在暗示这些星球与他们当前所在之地——奥特星云之间的某种深层联系。
林玉抬头望向女神,她依旧保持着那股沉静与神秘。
她的存在似乎连接着整个宇宙的知识与秩序。
随着悬空显示屏上的图像继续更迭,林玉目睹了一系列描绘太阳系及其组成星体的细节的画面。
每一张图像都如同一扇窗,透过它们他能窥视到宇宙的奥秘:—第六幅图展示了各个行星的参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