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代人类所知的生存空间以外,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空间。那里的人们与这边隔绝,却代代繁衍不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乃至国家,并且拥有各自的朝代,源国便来自那个神秘的空间。作为各国中历史最悠久、国土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源国各朝代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巩固政权、抵御外患、开疆拓土,这些被源国最高统治者视为亘古不变的政治标杆,虽然稳固了政权,让统治者手握更大的权力的同时,却让更多的百姓遭受不幸、终日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
源国黄朝末年,国力衰败,jian佞当道,灾荒战乱,饿殍遍野,朝廷陷内忧外患之窘境,西有异国挑衅加剧,南有声势浩大起义军叛乱。先皇亲小人远贤臣,骄奢yin逸,枉费帝位,留一烫手山芋与太子,太子虽立誓国安,然邦国殄瘁,物情离怨,如日暮途穷。
太子登基,是为永帝(永通“勇”,寓意勇士),年号“泰安”(寓意国泰民安)。
泰安元年,西疆屡遭异国侵犯,永帝亲征,统帅西疆大将军铁刀手叛投南部起义军,扣永帝献于起义军头目,要求朝廷以南部九州换取帝王,为起义军北伐获取有利地利。此时朝野分为两派,以文官为首的交换派,以及以武官为首的主打派。永帝年纪尚浅,未立太子,朝堂之事便由太后做主。双方各执一词,寸步不让之际,时任首相许枂鞍提议,派贾一曲前往南部与永帝商议再做决定。贾一曲赶赴南方起义军领地,入得永帝所囚陋室,所见永帝消瘦,贾一曲扑通跪地,感念家国,今又皇帝囚难,心如刀割,一时声泪俱下。永帝言所囚三月有余,起义军虽未有摧残其身体,但想到需用九州交换自由,便替我朝惋惜不已。贾一曲随身取出家信一封递与永帝,曰其母太后所写。永帝阅毕,转身悲叹,去九州换帝位,九州丢掉容易拾回难。贾一曲恐永帝犹疑,曰,臣愿长伴陛下于南方,只是唯恐朝堂无主,太后辛劳。
泰安二年,黄朝以南部九州换取永帝。永帝回宫,贾一曲提为副相,位居三副相之首,仅次于相。贾一曲恐相戒备,对其曰,若非相引荐,贾一曲何能去往囚帝之处,更何能取以陛下信任,此乃由衷之言。
“自原西疆统帅铁刀手帅军投敌,使我西疆兵力损失四万之多,原十万兵力如今剩六万,原左副将随铁刀手投敌,武右副将帅六万兵力对抗异国侵略者纳米尔,艰苦战斗数月,终于打退敌方主要部队,将敌军赶回边界以外上百公里,并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