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视线中时,董雯洁的眼珠微微地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茫然的状态,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绝望吧。
那时候解剖肢体不像现在主要是Y型切口,当时仍然比较多的试用T型切口或者是一字切口,罗伯特博士采用的就是T型切口,先从董雯洁的两边肩胛骨下方横向拉开一道切口,再从切口中间往下拉,一直到董雯洁的耻骨位置,然后从T型切口的交叉部位向两侧拉开,用钩子固定住,这样就打开了董雯洁的胸腔。
在镜头中董雯洁的胸腔里,一颗不大的心脏还在有节奏地跳动着,先被取出的是董雯洁的小肠、大肠,然后是zigong,这个还未孕育过新生命的zigong,将被罗伯特博士作为半切片塑化标本,用来像他的学生展示。
随着肝脏、脾胃被先后取出,董雯洁的心跳已经非常微弱了,现在已经也没必要再用皮带勒着她的嘴巴,因为她连呼吸都那么吃力,更不用说喊叫挣扎了,罗伯特博士朝那个独眼的同学使了个眼色,那个同学拿出了一根钗子,那正是董雯洁用来刺伤他眼睛的那一根。
他将钗子轻轻地刺入董雯洁的心脏,似乎没有花任何力气,就好像是刺入了一块豆腐那般,董雯洁的躯干最后抽搐了十几秒,终于停了下来,只是那一双漂亮的眼睛还大大地睁开着,仿佛在控诉这个不公平的制度。
在画面的最后,罗伯特博士拿来了当天的泰晤士报纸,指了指上面的日期,算是证实了董雯洁的死亡日期。
在罗伯特博士的回忆录中,他还虚伪地描述道:“董雯洁的生命非常顽强,但是,她也为生命科学燃尽了最后一点能量,上帝保佑她,一定会升入天堂。”
可是,自从那一天之后,爱丁堡医学院就流传了一个女鬼的传说,说是有一个丰满性感的亚洲裸体女鬼,在午夜12点之后会在地下室里游荡,似乎是想找人述说她的悲惨遭遇。
在爱丁堡医学院官方的校史中,只用两句话描述了这件惨绝人寰的事件:“一个来自于中国的年轻女死囚,在爱丁堡医学院接受了活体解剖,用生命为人类医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于董雯洁到底作出了多大贡献,可能只有利益相关者才真正知道,在1905年的诺贝尔奖评比中,罗伯特博士根据在解剖董雯洁过程中得到的实践经验,得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虽然后来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罗伯特博士学术成就的取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