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和五彩的皱纹纸剪成的彩带装饰着天花板,显出过节的气氛。
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他。
他独自站在客厅的窗前,凝神俯瞰街上的夜景。他的个子很高,宽宽的肩膀,穿一件深蓝色的毛衣,白色的衣领从毛衣里不经意地露出来,他的脸庞轮廓鲜明,深邃的蓝眼睛在灯光下显得熠熠有神。我注意到他有棱有角的下巴上有一道疤痕,这使他的脸看上去更生动而富有性格。
我们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他的眉梢下意识地跳跃了一下,眼睛里闪烁着让人难以察觉的笑意。他专注地盯着我,好像努力地辨认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我情不自禁对他笑了。在他目不转睛的凝视下,我又感到有些紧张起来,赶紧躲开他的眼睛。我和男女主人打了招呼:“Merry Christmas!”今晚我们都要说英语,这是个练习口语的好机会。我递给他们自己精心制作的水果拼盘。“哎,我跟你说什么也别带,你还那么客气,咱们也不是外人。”魏老师接过水果拼盘,一边把它放在摆满食物的圆桌上,一边用中文小声嘀咕。
他远远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不知什么时候已走到我的身边,他身体散发出的淡淡的男性古龙水香味也在向我靠近。他主动向我伸出了右手:“我叫查尔斯,我和老王在一个公司工作。我两个星期前刚从西雅图到北京,很高兴见到你!”
我抬起头,礼貌地向他伸出了手:“我叫于锦,你可以叫我Jane,我和女主人在一个学校工作。”
我们的手握在一起。
他的手很大,很热,把我的手握在手心里。
“玉金,玉金。”他轻声地重复了两遍,走了调。我忍不住想笑。
“你的英文名字叫Jane?”他对我的“十九世纪”的英文名字感到饶有兴趣。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外教记不住我们的中文名字,他给同学们都起了英文名。锦和Jane的发音他听着都差不多,所以……”
“可怜的家伙!”他笑着,口气里带着怜悯和嘲讽。“中文很好听,但学起来太难了,听说同样的发音,声调不同,词序不同,它们的意思就不一样,那太可怕了。”他的故意做出一副惊恐的表情。
当时在英语圈子里盛传这样一个笑话:据说有一个老外学了点中文,到处向人炫耀,一次竟意外地把“皮包”说成了“包皮”。这个笑话让很多老外不敢再信口开河了。
他夸赞我的英语说得很好,又说他很高兴能在中国度过一个特殊的圣诞节。他还告诉我在西雅图的总公司有很多华裔雇员,早在二十世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