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他无法正常生活。他彻夜不眠,一闭上眼睛就看到遍野的陈尸;他不愿到人多喧闹的场合, 如果有人突然出现在在他的面前,或冷不丁地在他的背后说话,他会感到遭受袭击般的惊恐,随之而来,他爆发出雷鸣般的愤怒。这是残酷的战争给他留下的严重的后遗症。
他尝试用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它使他暂时摆脱了现实,但是当他清醒之后,他的灵魂又掉进了更黑暗的深渊。
他去寻求心理治疗,成为到心理医生的诊室定期拜访的病人。
不久,他消失了。
他离开了美国,到了法国的巴黎,剃发为僧,进了佛寺当了和尚。他在寺庙里隐居了五年。他精读了《佛经》,佛教中的哲理为他指点了迷径,他彻悟万事皆空,凡俗却赋予它无穷的意义,凡俗被这些意义纠缠困扰着,不得安生。大彻大悟之后,他得到了心理的涅磐。
他回到了美国,又投入了纷繁嘈杂的“凡世”。
他重返哥伦比亚校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学位,他决定去中国继续深造。从南京大学两年的学习后,他被耶鲁大学法学院录取,三年的法学院的学习,他毕业以后,回到纽约。他放弃了在大律师事务行工作的机会,而成为公众辩护律师,为社会最底层的支付不起律师费的穷人辩护。虽然他的薪水由政府支付,只有在私立律师行工作的同行的百分之二十,但是他的心里很欣慰,他在为真正需要律师的人们提供法律服务。两年后他来到丽莎就学的法学院,在法律系担任教授。
在他任教的第四年,丽莎进入了法学院。他和丽莎的关系从一开始就非同一般。
他们刚恋爱的时候,丽莎还是个学生,婚姻对她来说没列入生活的意识日程。毕业以后,丽莎在竞争激烈的著名律师事务所找到工作,她把精力全付诸于工作,她的客户和同僚中建立了威信,三年以后,她就成为事务所里最年轻的女合伙人。丽莎的事业上渐渐地趋于成熟稳定,并向更成功的方向发展。这时,丽莎和教授亨利的生活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对将来产生了分歧。丽莎希望他们应该共同拥有生活的未来,她想成立家庭,养育孩子。但是她的想法对教授亨利来说难以接受。丽莎试图着用爱感化他,希望有朝一日他会改变初衷。她努力地工作,努力地想改变他的想法,感化他。
亨利认为他们的感情是很完美无暇的,胜过那些结了婚而貌合神离的夫妇。婚姻并不能保障爱情,却把爱情转化为契约,在性质上变得庸俗而商品化。而丽莎认为除了爱情以外,她还需要一个承诺,她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