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桑不顾叔父的反对;与平克顿结婚。短暂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的;当军舰要离港起航;平克顿对巧巧桑信誓旦旦;他说:“等到樱花盛开知更鸟歌唱的时候;我就回来。”巧巧桑依依不舍地与夫君挥泪告别。她日日到港口痴情地翘首盼望;等待着平克顿的归来。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她望眼欲穿;夫君音信皆无。蝴蝶诞下男婴;取名为“悲伤”;她要等夫君回来以后;为孩子改名为“喜悦”。三年过去了;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但是却从没见过自己的生父。媒人又来“说媒”;好心人劝说她不要痴心。终于有一天;望眼欲穿的巧巧桑惊喜地发现在港口战舰上飘舞着星条旗;她赶快回家;为儿子穿戴整齐;
第十七章 蝴蝶夫人新传(1)…3
为自己梳妆。但是他们等啊等;天黑了;她仍不见夫君的身影。儿子昏昏睡去;她仍然强打精神;执拗地等在门口。第二天;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平克顿回来了;他却带回来一个美国女人;而那女人正是他的太太。巧巧桑听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肝肠欲断;伤心欲绝。她没想到;她苦苦等待的是这样的结局。当平克顿知道自己有了个儿子;而巧巧桑仍然痴情地等着他;他意识到自己的儿戏导致的恶果。蝴蝶望着空荡荡的陋室;肝肠臆断的巧巧桑此时心静如止水。幸福爱情的梦想如泡影一般彻底地破灭了。她坐在镜前;重施粉黛;穿上婚礼时的和服盛装。看着镜子里自己美轮美矣的身影;她像个武士一样;拔剑自刎。她在无比羞辱、绝望和怨恨中得到了最骄傲的结局。这时平克尔顿冲进房子;但是一切都太晚了;蝴蝶夫人已经骄傲地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第十七章 蝴蝶夫人新传(2)…1
一九零四年;《蝴蝶夫人》首次在巴黎上演的时候;立刻引起哄动。感人的悲剧故事;优美的带有日本民歌风味的曲调;深深地打动了西方观众的心;它成为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作品之一。
本杰明说;“这真是部动人的悲剧;我不知看过多少遍。每次看完以后;我都有不同的观后感。”
芭碧:“蝴蝶夫人自以为是那个美国海军军官明媒正娶的太太;从她向平克顿的自述中说因为她年幼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才被迫沦为艺妓。她与平克尔顿相逢结婚的时候年仅十五岁;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幼稚美好的梦想。”芭碧的眼睛里盈出了泪花。
我接着说:“可惜蝴蝶夫人在平克顿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消遣的玩物;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场儿戏而已;他对蝴蝶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是廉价的谎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